2024-06-27・Array

2024-06-27・Array
中國科協倡陸企 融入歐洲產業鏈

 在2024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科學技術部前部長萬鋼26日表示,預測今年中國電動汽車產量有望突破1000萬輛大關。面對歐盟要對陸製電動車加徵關稅,萬鋼建議中國車企在歐洲投資,融入當地產業鏈。

 萬鋼表示,發展電動汽車,大陸要有長期的目標,科學研究和創新需要領先,且需要長期支持。除政府支持,節能、環保、減碳是社會公眾的期望,因此發展電動汽車還需要社會支持,同時,市場需要開放,鼓勵私營企業進入,並和電網等國企緊密結合,讓大家取電方便、用電方便、用電安全,「從這個角度看,實際上是個很好的服務業」。

 對於歐盟及美國在貿易方面設立壁壘,萬鋼認為,電動汽車是發展大勢,這一趨勢不可阻擋,應堅定走這條路,不能因為中間有所波折,就減緩發展步伐,「我們還是應該紮紮實實做好自己的事」。中國市場已經實現國際化,建立貿易壁壘是得不到共識的,很多歐盟國家也對此表示反對。

 萬鋼直言,國外市場之所以對中國的電動汽車感到驚異甚至恐慌,是因為目前貿易和投資還沒有結合在一起。他建議,「我們的新能源汽車雖然出口少,但可以開始嘗試在歐洲投資,透過投資,中國企業進入了本地產業鏈,同時也擴大全球化的進程。」

 此外,萬鋼稱,去年中國生產3000萬輛汽車,其中只有14%是出口的,而出口的重點實際上是東南亞國家,賣到歐洲的數量實際上是少數。這3000萬輛汽車中,大概有30%是新能源汽車約950萬輛,出口的新能源汽車約為120萬輛左右,其中還有34萬輛是中外合資品牌在中國製造後出口的汽車。

 但中國發展電動汽車也面臨不少挑戰。萬鋼稱,如何在老舊住宅安裝充電樁、如何解決在高速公路上,尤其是旅遊季充電都是問題。同時,他認為發展數位化,向司機提供充電時間、充電地點等便民訊息,是日後需要努力的方向。(旺報/藍孝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