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民間交流近期在觀光領域稍有進展,但僅微幅放開,雙方口頭上都喊交流,實則更多制約於中美關係的大框架下。在美國大選未明朗前,以及中美正醞釀領導人「拜習會」前,賴政府處於觀望的守勢,不急著出牌或接招;同時兩岸也各自有內政優先事項,美國大選前的幾個月,走走停停的交流,會是兩岸關係新常態。
賴清德總統日前表示,因面臨地緣政治議題,目前沒有計畫出訪。同樣地,地緣政治也牽動兩岸關係,近期的中美關係,未必有利於太積極推動兩岸。
譬如8月27、28日,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訪問北京會見大陸外長王毅,按大陸官方消息,蘇利文在與王毅會面提到一中政策時,除了說「不支持台獨」外,還加碼提到「不支持兩個中國、一中一台」。這樣的表態,比過往多出許多,也更迎合北京。
又如近日有紐約州的華裔官員被查到擔任中共代理人被捕,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黃屏火速離任,紐約州長說對方是被驅逐,美國國務院則緩頰稱,是任期到的正常輪替。美國務院會這麼謹言,是因為美中雙方正在規畫領導人「拜習會」,為創造良好氛圍,美國要避免過度刺激北京。
拜習會若順利舉行,將有助民主黨選情,而為了能勝選,拜登政府近段時間可能會降低「抗中挺台」的火力,這對賴政府而言,未必樂見;再加上美國總統未來繼任者是誰,會有怎樣的對華政策,都尚未明朗,在上述背景下,對賴政府而言,或許在兩岸上,一動不如一靜。
當美國願意在台灣問題加碼表態承諾,北京就會放心許多,而只要台獨「不鬧騰」,台灣問題就不會是北京的當務之急;從賴政府角度,只要兩岸別緊張到兵凶戰危,但又不要太熱絡,也恰是民進黨最理想的兩岸狀態。
對大陸來說,現在的重點工作是提振經濟,對台灣而言,目前重頭戲則是打貪反腐,各有各的要事要忙,至於兩岸交流,就且行且看,保留彈性,只要別斷了就好。(旺報/陳君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