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8・Array

2024-10-08・Array
星學者:美國遲早成世界第二

 隨著美中經濟差距不斷縮小,新加坡知名學者、資深外交官馬凱碩建議,美國應該開始為變成「世界第二」做好準備。他觀察,美國需要確定什麼對其長期利益真正重要,然後找出實現目標的手段。不幸的是,拜登政府沒有這樣清晰、全面、長期的戰略思維。

 馬凱碩曾擔任新加坡常駐聯合國代表和聯合國安理會主席,同時也是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創始院長。香港《南華早報》7日刊登對馬凱碩的專訪。

 馬凱碩認為,拜登政府過去2年裡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穩定美中關係,但兩國的「競爭」仍在繼續。在某些方面,拜登政府對中國的態度比川普政府更加強硬,例如構建所謂「小院高牆」策略,試圖限制中國技術發展,對中國施加的壓力並沒有明顯減弱。

 「美國政府的主要問題在於,似乎是在沒有任何明確、全面的長期戰略情況下,發起一場對抗中國的運動」,馬凱碩觀察,「戰略是為達到一定的目標,目前尚不清楚拜登政府的目標是什麼─透過這些措施,美國戰勝中國能夠帶來什麼?這一點從未被詳細說明過,讓每個人都感到困惑。」

 「過去20年裡,中國縮小了與美國在名義國民生產總值(GNP)上的差距」,馬凱碩指出,美國現在應該考慮的問題是:如果所有「遏制中國」的措施都無法發揮作用,中國的經濟實力會變得更強大,屆時美國應該怎麼做?

 馬凱碩認為,美國當前應思考,如果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們想看到一個什麼樣的世界,美國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如何與中國合作和競爭。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曾給出答案,稱如果美國變成世界第二,就應該加強多邊規則、多邊程序和多邊機構。

 他評價稱,中國現在採取更加明智的戰略,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倡議、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等項目,與更多國家發展更緊密的聯繫。

 馬凱碩強調,西方只占世界人口的12%,其他地區占88%,美國不可能僅僅依賴於歐洲、澳洲和紐西蘭等傳統盟友,但美國卻沒有與世界88%的人口打交道的長期戰略。相比之下,中國正在系統而謹慎地加強與全球南方國家的聯繫,這恰恰是美國所欠缺的。(旺報/藍孝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