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5・旺報-綜合報導

2018-12-15・旺報-綜合報導
直播教學改變命運 丁磊慨捐4.5億

盼知識無階層流動 教育資源灌注偏鄉

12月13日,大陸朋友圈瘋傳一篇文章《這塊螢幕可能改變命運》,文中描述從2016年至今,大陸貧困地區的248所中學、7.2萬名學生透過直播,與著名的成都市第七中學的學生全天候同步上課,此舉讓貧困地區的88名學生分別考上清華大學及北京大學。

網易公司CEO丁磊。(中新社資料照片)
網易公司CEO丁磊。(中新社資料照片)

這篇由《中國青年報》旗下的《冰點周刊》刊登的文章引發廣泛討論,連科技大鱷、網易CEO丁磊也轉發此文,認為「這件事太棒了」,同時覺得只有200多所貧困地區的學校可以透過直播取得更好的教育資源並不夠,應該要有2000所、20000所學校加入,所以網易決定拿出1億元(人民幣,下同),支持更多學校採用這個模式:「讓知識無階層流動……」

互聯網+教育 翻轉偏鄉

文章所述的內容,就是遠距教學、雙師課堂的教學模式。成都七中是大陸培養的重點高中,光是2017年就有30多人被美國頂尖的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等國外名校錄取,70多人考進北京清華、北大,畢業生考上大學的比率超過9成。

反觀透過直播上課的248所貧困地區中學,部分學校畢業生考上一本(大陸重點大學)的只有個位數,加上當地環境不理想,有時連老師都難聘請,師資與成都七中,甚至是一般城市裡的中學無法比擬,教育資源天差地別。

透過「互聯網+教育」夷平城鄉教育資源鴻溝,把教學資源透過直播輸送給偏鄉學校,優質教育資源可以向下延伸,為貧困地區的教師和學生開啟另一種可能性,傳遞「技術改變教育」的信心、「換道超車」的希望。

教育專家表示,雙師直播同步上課實際執行有很大困難,學校要支付給直播運營方的費用並不便宜,也不是所有學生都能參與直播上課,資源分配依然不平衡;負責上課的學校需要投入龐大教學資源,增加老師的教學負荷,也無法顧及主課堂以外的學生學習進度與理解程度,必須依靠參與直播學校的老師輔助,教學效果可能會大打折扣。

網友質疑僅企業賺錢

參與直播的學校,不僅削弱教師的教學工作,也降低他們的尊嚴,初期引發不少爭議與抗議,甚至有老師撕書抗議,或消極請假,久而久之會導致當地教學水準持續弱化。

也有網友直指這種教學方式,讓成都七中與248所學校的師生面臨種種教學方式的改變,與心態上的變化,唯有中間負責直播、賣設備的科技公司可以賺進上億元。

對於《這塊螢幕可能改變命運》引發的各種爭議,《中國青年報》14日回應,認為這篇文章介紹現代技術促進社會公平的典型案例,網路傳遞先進的教學方法,還打開貧困地區學生的眼界;當然,差距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填平,網路教育有助於解決公平的問題,卻實現不了多樣化的目標。

網路直播只是「催化劑」,理想的直播教學,追求的應該是輔助性的角色,長遠目的應當是補平教育鴻溝,不再需要直播教學。

(旺報/廖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