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起進入颱風季,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呂國臣昨表示,往年西北太平洋6月至12月約有21至25個颱風生成,侵台颱風正常值為3至5個。預估今年6至12月,此區域颱風生成個數偏多的機率為30%,可能超過25個。侵台颱風則以接近正常範圍的3至5個最有可能,但要注意的是,強度會比去年提升。
呂國臣解釋,颱風中心進入台灣周圍300公里內就算是侵襲台灣;至目前為止,今年西北太平洋已有3個颱風生成,較平均值4.3個略少,不過這不代表下半年颱風頻率也會降低。去年只有一個輕颱瑪莉亞侵台,呂國臣分析,主因是太平洋高壓位置偏北,威力較強的颱風大都沿著高壓邊緣北向侵襲日本、韓國,今年仍須觀察太平洋高壓的位置。
去年夏季台灣大都位於季風低壓槽,熱帶擾動很多,南海、菲律賓附近常形成熱低壓或輕颱,這些變化都為台灣帶來豐富雨水,但也容易致災,象「823水災」就是一例。呂國臣說,也因去年熱帶擾動多,降低台灣夏季常出現極端高溫的機率,今年也要留意熱帶擾動是否仍然旺盛。
氣象局又說,目前熱帶洋面呈現中太平洋弱聖嬰的型態,預期將維持至夏季,有可能減弱太平洋高壓的強度,稍微減緩台灣因暖化帶來的高溫趨勢。研判後顯示,今年7月至9月台灣氣溫仍以正常至偏高的機率較大,所幸偏暖氣象因素逐月降低,也就是7月最熱,逐月遞減。
雨量方面,氣象局回顧今年梅雨季5、6月,因太平洋高壓偏弱,台灣受鋒面影響,中部以北雨量偏多,其他地區以正常為主;平均雨量580毫米為近7年之冠,未來一季的雨量則以接近正常的機率較大。
呂國臣認為,每年的雨量就以梅雨、颱風累積最快,梅雨季巳結束,成果不錯,接下來就看颱風季帶來的雨量多寡了。
(中國時報/廖德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