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5・中時-綜合報導

2019-07-25・中時-綜合報導
庶民消暑有方 品嘗夏天滋味

今夏持續高溫炎熱,全台用電量激增,然而在沒有冷氣的年代,台灣人如何消暑?文史工作者莊永明指出,「食涼耶」是早期庶民的夏日共同記憶,「食涼」文化也培養出許多在地的飲食產業鏈。

製冰機登台 全民吃冰

近日推出的《食涼-夏天的滋味》特展,呈現早期台灣庶民生活的日常,其中顯示台灣人吃冰始於日治時期,隨著第一台製冰機進口,製冰廠陸續誕生,開啟了台灣吃冰風氣;第一台電扇也是日治時期引進,且早年是由電力公司統一裝設,以計算電費。

莊永明指出,台灣早期吃冰都是從攤販開始,沒有店家或店面,但仍有不少人是賣冰發跡的,「萊爾富超商,老闆原本就是在霞海城隍廟賣紅豆牛奶冰起家的。」

不過由於早期冰品攤販都是取用自來水製冰,60年代曾因腸胃炎流行而遭大規模取締,自此許多賣冰業者改為店面經營,「早期還曾使用像香蕉水這類化學調味劑,後來也就不再採用了。」從中亦可看出台灣隨著經濟發展,從早期吃不起水果冰,只吃水果口味的冰,到如今滿街芒果、草莓等新鮮水果冰品的變化。

和大陸、東南亞相較,「食涼」發展出台灣獨特的流行文化,在咖啡店盛行之前,冰店吃冰成為家人朋友聚會的流行活動。

莊永明指出,除了吃冰,到河岸聽歌也是過去台灣人消暑納涼的熱門活動,當時的淡水河河岸、大稻埕都有露天歌廳,簡單的小竹凳座椅,進場的門票錢就是茶水費,「根據不同的地域,歌單也不同,大稻埕唱台語歌,永和一帶唱國語歌。」若不想付茶資,站在外圍照樣能欣賞演出。

河岸聽歌 一起吹風

莊永明指出,也正因為當時的聽歌文化,漸漸又發展出「蒙古烤肉」。當年在新店溪畔開烤肉店的前相聲名家吳兆南改良北京的炙子燒肉,再加以創新的「蒙古烤肉」,曾是路邊攤形式在台灣盛行一時,後來才演變為走入餐廳。

莊永明表示,從鄉下的「奉茶」開始就可視為台灣人「食涼」的傳統,並持續發展成多元的產業鏈,包括早期的賣冰攤車、豆花攤子、露天歌廳、蒙古烤肉,到台灣曾有如七星、七美、榮冠、仙露、仙桃等諸多在地品牌汽水。

 

(中國時報/李怡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