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5・中時-綜合報導

2019-09-25・中時-綜合報導
大吃大喝也不胖 關鍵基因找到了

飲食誘導的肥胖(Diet-Induced Obsity,DIO)是全球高關注的社會、健康與經濟問題,我國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阮麗蓉團隊最新發現,肥胖症與人體內的基因Naa10p表達量有關,研究團隊相信販售高熱量食品的麥當勞應對這項研究感到興趣。

Naa10p是人體發育時重要蛋白質,主要是調控細胞週期、生長與凋亡的生理功能,只是過量Naa10會導致肥胖、甚至癌變。阮麗蓉指出,Naa10突變造成嚴重的發育遲緩、嬰兒早夭與智能障礙,而這些狀況的病人特徵是皮下脂肪很少,因此,研究團隊朝向Naa10p與脂肪生成、代謝有關進行探討。

中研院博士後研究學者李振誠表示,人體內主導耗能產熱的米色脂肪細胞在減肥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一旦有了缺陷,會讓諸存脂肪的白色脂肪組織擴張,引發誘導性的肥胖。

由於Naa10p會影響米色脂肪細胞分化,抑制能量消耗與產熱,所以研究證明剔除Naa10p基因的小鼠,不僅明顯瘦小、而且促進米色脂肪細胞與產熱效應,達到預防高脂肪飲食引起的肥胖。

李振誠舉例,如果一個人在美國阿拉斯加住了1星期,身上的米色脂肪細胞馬上增加很多,不過,回來台灣就會慢慢流失,因為台灣氣候溫暖,不需要太多產熱維持核心體溫。

李振誠說,未來如果抑制成人脂肪組織中Naa10p的酵素活性,即可抑制飲食誘導性的肥胖,這對治療肥胖提供一個新策略。參與研究的台大醫師張以承表示,Naa10p的酵素很適合發展為藥物。

肥胖症與糖尿病、心血管、中風、癌症息息相關,張以承認為,在臨床上,不只大吃大喝產生的肥胖,還有現代人常吃外食引起的疾病,都不能只靠藥物與減肥手術,最好的第一線方法是健康的飲食習慣。

目前高脂肪飲食指標是麥當勞的大麥克,脂肪卡路里高於50%,在麥當勞還沒提出看法前,國際知名期刊「分子細胞」(Molecular Cell)已經刊出團隊的研究,而且也被「自然結構與分子生物」刊物寫成專文報導。

(中國時報/陳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