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1・中時-綜合報導

2020-02-21・中時-綜合報導
2周合成新藥 中研院團隊了不起

中研院今(21)日召開記者會,對外說明在2到3周前已向大陸、美國與新加坡等國家的藥廠購買藥品,協助國內防疫工作,但各國現在都需要相關藥品原物料,無法像其他國家地區銷售,院方因此決定自行合成藥品,未來將再投入臨床證實,並取得授權而能使用。

中研院化學所副研究員陳榮傑表示,他的研究團隊在2到3周前,便向國外訂購相關藥物,但因應疫情,各國可能都需要相關藥物,部分向海外購買的藥物至今沒有送達,因此實驗室7名成員便著手自行合成工作,以2周的時間,即合成百毫克級瑞德西韋,純度測量高達97%。

陳榮傑也提到,團隊實驗室的學生成員,在接獲消息,獲得院長廖俊智告知,要開始從事藥物合成工作,都感到很興奮,主要在於希望能對疫情有貢獻,對台灣有所幫助。

中研院生醫所研究員林宜玲則說,有關藥品抗體測驗的部分,中研院在過年期間,經由院長廖俊智指示,從事新冠肺炎相關研究,後來以西方墨點法進行檢驗,再輔以遺傳學的方法,透過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的技術與專業,利用N-protein進行檢驗,也發現N-protein是很好的抗原。

林宜玲進一步指出,合成藥物的過程是植體技術,台灣雖然不會做大的植體,但在與院長廖俊智討論後,決定可以以接積木的方式來施行,以小片段植體的方式來合成,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楊安綏團隊,則在7天內便做好SARS、MERS以及新冠病毒的植體,隨後並再施測,結果發現其中1位對於SARS與新冠病毒有反應,其他兩位則無,並呈報給疾管署。

至於這項合成藥品何時上市,廖俊智則說,後續還牽涉到很多需求,甚至藥物還沒有進行臨床證實,證明人體實驗有效,更需要與美國原廠取得授權,才能開始使用,因此現在僅能備而不用,但中研院已能自行合成藥物,展現的是國內藥物研發技術已達國際水準,希望能對國內防疫工作有所貢獻。

(旺報/李侑珊 、 杜宜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