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4・中時-綜合報導

2020-06-14・中時-綜合報導
卑南遺址公園 會呼吸的家落成

會冒煙、會呼吸的家才是真正的「家」!台東卑南遺址公園歷經5個多月,以傳統工法完成卑南族傳統家屋修繕,13日舉行落成儀式,耆老們從祖靈屋引火種到家屋,看著冒煙的房子,遙想在小米倉裡玩躲貓貓的童年往事,不禁哽咽。

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卑南遺址公園於2009年,以木材、竹子、黃藤、茅草等自然建材及傳統工法,打造卑南族傳統家屋,歷經10餘年已漸毀損,在普悠瑪、下賓朗、利嘉跨部落合作下,歷經5個多月的的材料採集、修復,終於完成修繕,13日邀請族人回「家」慶祝落成。

耆老們從祖靈屋取火苗進入家屋升火,熊熊火光照亮斗室,族人說,早期卑南族人都會在家升火,除了炊煮以外,還有驅蟲、禦寒等功能,所以,會冒煙的家屋表示有人在家裡,房子會呼吸,87歲長老孫來春,看到冒著煙的家屋,回想起前塵往事,感動落淚。

史前館館長王長華表示,傳統家屋不只是重現祖先生活智慧,也將傳統造屋技術完整記錄下來,可做為卑南族世世代代建造家屋的依據,也歡迎國人來參觀活生生、會呼吸的家屋。

王長華說,公園現址因有大批史前石板棺出土,被當地族人視為忌諱之地,但該館數十年來致力於原住民傳統生活的體現,除了傳統家屋、少年會所等實體展示外,也透過各項祭儀,讓這片園區與部落有了更進一步的生活連結。

(中國時報/莊哲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