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正在上海造船廠建造的第三艘航母,工程已進入分段合攏的階段,預計將於今年年底下水,並於2024年服役。與此同時,大陸第四艘航母也會在近年內開工,並考慮使用核動力方案,預計於2025至2026年間下水,嘗試趕在2027年解放軍「建軍百年」有首艘核動力航母服役。並計畫在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強軍目標時,擁有6艘航母。
大陸第一艘航母遼寧艦作為航母平台實驗艦,自2012年服役後,直至2018年才具備了全天候、夜間起降的初始作戰能力(IOC);但遼寧艦已為第二艘航母山東艦完成了中國的航母體系驗證,而有了遼寧艦的經驗,山東艦自2019年服役後,大約一年半、也即是於2021年結束前就能形成初始作戰能力。
殲-15無法滿載彈藥起飛
儘管如此,殲-15仍無法滿載彈藥,自遼寧號和山東號航母起飛。大陸央視4月曝光的山東號訓練畫面顯示,山東號的滑跳甲板與遼寧艦的滑跳甲板仍然同為14度,凸顯出目前山東號上的殲-15仍與遼寧艦一樣,無法滿載彈藥起飛(航母搭載滑跳甲板有8、12、14和16度等4種角度可選擇,角度愈低、代表艦載機的推力越強)。
殲-15的設計最大起飛重量約為33噸,本身油料滿載、未搭載任何武器的最大安全起飛重量約為27噸。因此其在遼寧艦和山東艦上有短、長起飛陣點。短起飛點是為航母防空作戰及緊急空戰支援,長起飛點則是用於進攻、協助轟炸作戰。
短距離起飛點為105公尺,殲-15這時的最大安全起飛重量約28.7噸,能滿載油箱並掛載2枚霹靂-12中距空對空飛彈及2枚霹靂-8B近距空對空飛彈;長距離起飛點為195公尺,這時的最大安全起飛重量約29.3至31.5噸間,最多能掛載6枚500公斤炸彈,或2枚鷹擊系列反艦飛彈,及另外2枚提供自衛的霹靂-8B飛彈。
未來殲-15無法滿載彈藥起飛的情況很可能只會限於山東號和遼寧號,第一批量產的50架殲-15也只會主要用於山東號和遼寧號。大陸已在為預計安裝彈射器的第三艘航母,設計製造殲-15T,該機將採用大陸自製、向量噴嘴技術的WS-10發動機,並安裝彈射器連桿。而第三艘航母也仍會保留部分滑跳甲板的設計,以供舊型殲-15轉場訓練起飛。
研製核動力破冰船暖身
上海江南造船廠已在為第四艘航母進行擴廠建設,大陸也同時正在研製核動力破冰船,為核動力航母先做驗證,但能否如期完成驗證指標仍未可知。但中共領導層希望能盡量在2027年建軍百年前完成首艘核動力航母的指標,並在2035年建成3艘傳統動力航母加上3艘核動力航母的輪換體系。
(旺報/張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