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30・旺報-綜合報導

2021-10-30・旺報-綜合報導
北京政策難料 美國應更關注台灣

憂慮習近平愈趨強硬 前副國務卿發聲呼籲

陸委會29日主辦「中國大陸政經社會變遷動向」國際研討會,美國歐巴馬政府時代副國務卿、雪城大學講座教授史坦伯格(James Steinberg)視訊與會時表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高舉民族主義,作風強硬,任期又無限制,外界很難直線預測其整體政策方向。北京的強硬作風引發全球情勢變化,美國更應關注台灣問題。

前亞洲事務官員 稱台是重心

美國前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現任美國喬治城大學教授麥艾文(Evan Medeiros)也於視訊演講中指出,美中正在戰略十字路口,台灣問題是重心,雙方如何與台灣互動會產生極大的影響,中國對台態度展現長期戰略意圖,各國也會觀察美國如何處理台灣問題,並隨之產生戰略影響。

史坦伯格指出,中國輸出的意識形態,和世界主流價值衝突,要北京在人權議題上妥協更困難。中共無法忍受香港的民主、自治,不可能在台灣實現「一國兩制」,習近平高舉民族主義,作風愈強硬,任期又無限制,外界很難直線預測其整體政策方向。但北京有其弱勢,就是擔心內部知道真相,因此不要低估中共會如何更壓制內部反彈聲音。

對於北京當局不放棄統一台灣,史坦伯格則說,台灣在政治、經濟上的表現,令世人稱羨,也堅定處理敏感議題,美國應關心此事。

美對中好感度 降至歷史新低

麥艾文指出,美國最近民調對中國好感度降到歷史新低,這在新冠疫情後日益嚴重,中國政府對疫情管控很好,但國際上對此沒有特別肯定,目前美國人民態度讓美中情勢更複雜。中國不希望進入冷戰,但美中關係不只美中兩國,當然還有台灣問題等,美中分歧愈來愈多。

他並強調,當前美中戰略競爭是因為結構性變動,歐巴馬時期強調合作,現在或換成另一種架構,是長期戰略競爭;中國學者反對戰略競爭,想讓中美趨向合作。

麥艾文盤點未來中美關係可能的三種狀況,分別為既競爭又合作、更清楚的訊息出現以及有意義的具體合作關係。而美國內政治會影響中美關係,但不會是最主要的驅動因素。美中競爭或對抗的動態,也會反映在亞洲與台灣議題上。

麥艾文提到,11月習近平和拜登視訊會晤時,有三個最重要的國內挑戰,包含明年中國兩會、北京冬奧、中共20大。習近平了解中美要建立信賴很難,但至少要降低彼此不信任,避免任何危機。

(旺報/林勁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