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國家統計局10日公布的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漲幅都超出市場預期,CPI年漲幅1.5%,創近13個月新高;PPI年漲幅更達13.5%,創近26年新高。一般認為,隨著上游價格上漲開始向下游傳導,結合冬季食品價格趨向上升,未來CPI或會加速上行,整個通膨壓力將持續增強。
年關將近 CPI恐會加速上行
10月CPI漲幅較大,主要受進入10月後蔬菜價格趨於上漲所帶動,而前期較為疲弱的生豬價格也出現回升。分析指出,從前段時間大陸商務部鼓勵家庭儲存生活必需品的言論來看,目前供給端壓力可能仍處於可控階段,但運輸成本較高或還將繼續導致鮮菜及鮮果價格的上升,其對CPI的拉動效果或將持續。
同時,可以看到,10月CPI組成要素中,7大類非食品價格中有6大類出現上漲。其中,與上游能源產品和原材料關聯較大的交通通信類和居住類分別年漲7.0%和1.7%,這表明上游工業品通膨正緩慢地向下游傳導。
另外從10月CPI月漲幅0.7%數值來看,也是今年以來第2大月漲幅,更加凸顯終端物價上漲的壓力也在不斷累積。
能源短缺 推升大宗商品價格
10月PPI漲幅持續擴大,路透援引中國銀行研究員范若瀅分析指出,主因全球能源短缺進一步推升大宗商品價格。近期國際天然氣、原油價格大幅上漲推動大陸國內天然氣、石油相關價格漲幅擴大。同時,在能耗雙控政策背景下,多地出台限電、限產措施,導致煤炭和鋼材、水泥等高耗能行業產品供給收縮,價格走強。
江海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屈慶表示,煤炭對整個PPI的影響仍是比較大的,但是除了煤炭之外,國際油價包括高耗能商品的價格上漲都帶動了PPI的上行。即便未來煤炭的壓力小了,但是像國際油價,包括由於雙控的限制,導致高耗能產品漲價的趨勢可能還會延續。
能源原材料大漲 製造業哀號
隨著大陸政府的保供穩價的舉措落實到位,或能放緩PPI持續上漲的步伐。不過,目前能源、供應原材料價格已超出大多數製造業承受範圍。
(中國時報/葉文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