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屆聯合國大會7日通過決議,暫停俄羅斯在人權理事會成員資格。與以往多數國家皆譴責俄羅斯入侵的投票相比,這次許多俄羅斯的傳統友好國家,包括大陸,對該提案投下反對票,而非棄權。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在會上批評,這份決議草案起草過程不公開不透明,也沒有按慣例舉行全體會員國磋商,是逼迫各國選邊站隊、加劇會員國分裂,激化當事方矛盾。
人權理事會共有47個成員國,俄羅斯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原本有3年任期,原應於2023年結束。但聯合國大會193個成員國在此次決議案中,93國投贊成票,24國投反對票,約有58國棄權,這個結果符合通過決議所需的2/3多數。
投下反對票者包括俄羅斯、中國、古巴、北韓、伊朗、敘利亞和越南等;棄權者包括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埃及、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約旦、卡達、科威特、伊拉克、巴基斯坦、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和柬埔寨等。
美國總統拜登對此一結果發表聲明表示,這代表俄羅斯總統普丁對烏克蘭開戰的行徑,遭受國際唾棄。俄軍在烏克蘭布查鎮等地製造的慘案,有不可否認的證據。這對共通的人性都是一種冒犯。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湯瑪斯-葛林斐德形容,決議通過是歷史性的重要一刻。國際社會集體朝著正確方向邁出一步,確保如此持續惡劣侵犯人權的國家不見容於聯合國人權領導層。
俄羅斯駐聯合國副大使庫茲敏在表決通過後說,這項表決「不合法且出於政治動機」,接著宣布俄國已「提前終止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成員身分」;烏克蘭駐聯合國大使基斯利茨亞則表示,「沒人在被開除後才遞辭呈」。他並將烏克蘭的苦難與1994年盧安達大屠殺相比,指會發生這類事件「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國際社會的冷漠」。
張軍在闡述中方立場時表示,此舉無異火上澆油,不利於衝突降級,更不利於推進和平談判。用這樣的方式處理人權理事會成員資格問題,將創造新的危險先例,進一步加劇人權領域的對抗。鑒於上述,中方對決議草案投反對票。
(旺報/張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