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彰化豬場發生雷擊豬隻暴斃事件,那麼全台最容易被雷公襲擊地區是哪裡?根據台電最新落雷(雲對地)密度監測,去年雲林斗南以每平方公里就有30.8次雷擊,成為全台打雷密度最高鄉鎮。雷擊多地區,不僅空曠地區有傷人風險,家中設備也容易燒壞,須加裝防雷保護。
台電1989年開始裝設雲對地落雷偵測,2013年提升到新型雲對地及雲中落雷偵測,是目前對雷公掌握最高的單位之一。
台電研究雷擊,主要是要為保護其遍及全台的輸配電系統,從台電閃電落雷偵測系統控制中心統計,近10年每年平均有5.8萬次落雷,近5年呈現增長趨勢。2020年當年共有10.8萬次,創下史上最高。但2021年上半年因為乾旱關係,全年減到6萬次,不過次數仍算高。
今年前5個月,落雷有7751次,比去年同期多出8成,顯示雲對地放電現象有回升。
以縣市來看,過去落雷發生最多地方為嘉義縣,新北也曾當過榜首。台電綜合研究所智慧診斷防制組長陳健賢表示,嘉義落雷次數最多,是它們地區廣,山區多,可實際危害沒那麼大,所以人與物影響要看落雷密度(GFD),也就是每平方公里次數。
以台電最新年度落雷密度監測來看,2021年最多的是雲林斗南鎮30.8次,二、三名是北港的28.6次,台中西區的19.4次。基本上,前十大落雷密度最高鄉鎮,有5區在雲林,台中有西區與東勢2區,屏東為林邊與東港2區,嘉義番路鄉1區。
陳健賢說明,打雷多在7到9月的午後雷陣雨,但雲林靠西部海面,鋒面帶來雷雨較多。
而台電以落雷偵測系統搭配大數據資料庫,平均可在30分鐘前自動發出落雷警報,讓區域調度中心通知電廠卸載或切斷電路,讓每年輸電雷害事故從2011至2014年的平均130次,降到2021年的81次。
台電還正研發落雷AI應用大數據軟體,利用龐大資料庫研判雷擊能量,超過危害門檻才發布雷擊預警,避免讓電廠做白工。
(中國時報/王玉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