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精選全球華報旺報精選2022-10-26・Array 2022-10-26・Array 中國外交鬥爭精神 不是尋求對抗 2022-10-26 ・ Array 王義桅。(取自網路) 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歐盟研究中心主任。 王義桅25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中共二十大報告開篇提出三個「務必」之一「務必敢於鬥爭、善於鬥爭」。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隨後稱「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是中國外交的優良傳統和鮮明特點」。一些外媒咬文嚼字,故意將強調鬥爭精神與「攻擊性」等詞彙畫上等號,藉機攻擊炒作「中國威脅」。越是如此,越必要講清楚,中國外交為何強調鬥爭、跟誰鬥爭及如何鬥爭的問題。必須強調,中國外交的「鬥爭精神」不是尋求對抗,而是在維護自身利益與促進國際公平正義方面「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王義桅認為,為何強調外交鬥爭?因中國越是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遇到反作用力、甚至阻力越大;要更多地從「應用」模式轉向被美西方視為「挑戰」「威脅」的「原創」模式。在繼續堅持和平發展與合作共贏等原則、繼續順勢而為同時,與國際社會志同道合者攜手應對逆全球化衝動,過程中需要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注重鬥爭藝術。 王義桅稱,跟誰外交鬥爭?一是跟過時的思想鬥爭、跟思維路徑依賴鬥爭、跟恐美崇美媚美心態鬥爭。二是跟霸權主義、強權政治鬥爭。中共二十大報告指,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定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宣導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旗幟鮮明反對一切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毫不動搖反對任何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凌行徑」。三是圍繞涉台、涉港、涉疆等一些具體事務的外交鬥爭,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王義桅表示,如何開展外交鬥爭?在更加強調鬥爭精神的今天,除了繼續及時回應和反擊,更要敢於「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要有更加積極主動外交布局、更多積極主動外交敘事甚至戰略敘事。要求在「敢於鬥爭」同時,更要「善於鬥爭」。 中國外交強調的「鬥爭」不是對抗,相反是為爭取和展現更大程度包容,善於鬥爭還要能夠最大限度地爭取國際社會中間力量,在團結多數過程中,展現鬥爭藝術和技巧,把握時與勢、做到有理有利有節。(旺報/李文輝) 敘事中國外交霸權主義王義桅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