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精選旺報精選2022-11-29・Array 2022-11-29・Array 社評/亞洲成大陸主場 台灣何去何從 2022-11-29 ・ Array 旺報社評 近期中國大陸、柬埔寨、印尼和泰國先後主辦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東協峰會、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亞太經合會(APEC)非正式領袖等重要會議,不但代表亞洲國際地位的提高,更彰顯全球治理進入「亞洲時刻」。大陸領導人在這幾場峰會中,不是東道主就是各國領袖場邊急於會面的對象,若說亞洲是中國的主場並不為過,但也同時凸顯中美在此區域的激烈角力。 大陸一帶一路陸續收割 美國外交政策長期以來「重歐輕亞」,在亞洲首重日、韓,對東南亞則長期忽視。本世紀初美國忙於反恐戰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2010年後,隨著中國崛起以及反恐戰爭告一段落,才將注意力放回亞太。歐巴馬說重返亞洲,提出「亞太再平衡」,川普改稱「印太戰略」,將印度洋納入亞太地區,將「太平洋司令部」改名為「印太司令部」,但實質性的投入與關注都不多,直到拜登上台後才開始真正有所行動。可是相較於中國大陸投入的資源還是少了很多,時機上更是慢半拍。 拜登在柬埔寨金邊出席東協峰會時,表示將與東協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中國大陸早去年11月就已經與東協宣布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拜登沒有提出任何具體內容,只是在象徵意義上追趕中國的腳步,表達美國對於該地區的重視。 大陸推動的「一帶一路」倡議已經在東協國家收穫成果並陸續擴大項目:連接大陸雲南昆明至老撾(寮國)首都萬象(永珍)的「中老鐵路」已經在去年底通車,而東南亞的第一條高速鐵路─印尼雅萬高鐵,也在G20峰會期間在中印兩國元首主持下風光登場。拜登利用G20峰會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東道主印尼總統佐科的陪同下,為全球基建與投資夥伴計畫(PGII)的項目揭幕。這個計畫是老調重彈,去年在英國舉行的G7峰會上發起,今年6月在G7峰會上正式啟動。 PGII計畫預計在5年內投入6千億美元資金協助開發中國家,以對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在全球所獲得的影響力。G7集團對這項計畫的資金來源一直說不清楚,也不見政府編列預算。這項計畫要想追上「一帶一路」的規模與廣度,根本不現實。許多受協助的國家也認為其戰略性目的高於協助當地發展,而心存疑慮。 美國經營東南亞慢半拍 美國在經濟整合上更遠遠落後中國大陸。拜登政府今年5月提出「印太經濟架構」(IPEF),想要抗衡中國大陸經濟在印太地區的影響力。但它側重規則制定且並未提供對美國的市場准入,讓許多東南亞國家感到失望。 自2009年至今,中國大陸一直是東協第一大貿易夥伴。東協國家在2020年超越歐盟成為中國的第一大貿易集團。《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今年正式生效,中國也表達願意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意向,未來中國與亞太地區的經濟整合更加密切。在經貿整合上,美國短時間恐內難望其項背,影響力自然也就大為削減。 中國大陸在亞洲的收成,除了地利之便與長期耕耘外,與美國最大不同的是,美國奉行單邊主義,沒有意願在東南亞建立多邊組織,更不讓當地多邊組織主導區域整合。中國則不然,大陸身為亞洲大國,但是從不主導或干擾東協的自主性。從IPEF的窒礙難行與RCEP的順利推動就可以看出其中的差異。 當東南亞國家與中國大陸因經濟成功整合而站上世界舞台,成為聚光燈的焦點,曾為亞洲四小龍的台灣,卻因台海戰爭危機與半導體產業地緣政治風險而受到國際矚目。當鄰居風光辦喜事,台灣只能懷著「亞細亞孤兒」的悲情孤立一旁,外交部卻負薪救火,在烏克蘭與立陶宛都投入大量資源,對國家長遠發展能有什麼實質幫助呢?(旺報/本報訊) 大陸美國中國中國大陸拜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