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3・Array

2023-01-13・Array
港府防疫未跟上全球腳步 令人才流失

香港正全面解封,邁向復常之路,但香港學者在《明報》刊文,批評港府及醫學專家近3年來防疫失誤,沒有平衡經濟民生,導致人才流失,並重創香港經濟。

香港特首李家超日前宣布防疫措施大鬆綁,包括取消密切接觸者的檢疫令、不再界定密接、取消疫苗通行證、取消所有入境強制核酸檢測,包括抵港當天及抵港後,但建議入境者連續5日自行快篩;取消所有社交距離措施,包括限聚令,餐桌之間1.5米距離,及每桌人數上限等,但口罩令繼續維持。

香港大學經管學院講師阮穎嫻在《明報》撰文指出,過去幾年,醫學及公共衛生專家掌握公共政策話語權,強調嚴防疫情,忽略了平衡抗疫與社會經濟。新加坡的防疫政策,基本上與世界同步開放。但香港及大陸一直都沒有放寬,直到2022年下半年香港才比較寬鬆一點,但與世界各地距離甚遠。

阮穎嫻指出,香港的防疫措施在2021年可能是一個勝利,因當時疫苗剛推出,人類還未建立對病毒的抵抗力,嚴厲措施令感染人數非常少,築起圍牆,牆內經濟活動如常。但2021至2022年全世界逐漸開放,全球供應鏈重新建立,人與人、國與國交通趨頻繁,繼續不放寬防疫措施,令經濟停滯。

文章指出,香港防疫政策後知後覺,與部分衛生專家堅持將感染率降至零不無關係,而這不一定是香港社會的共同願望和整體利益;堅決清零令香港恢復步伐緩慢,蹉跎歲月,很多人因經濟逆境而生活困苦。各國同時放寬,香港卻繼續封閉,猶如孤島,可能有長期影響;大部分國家和地區已經在做生意,香港沒法參與,人才及企業只好離開,而人才舉家遷出有固定成本,流失了未必回來。

阮穎嫻認為,香港放寬防疫政策與北京推出「新十條」的時間非常巧合,這給人跟風的印象,並不科學,須知道「一國兩制」下,香港放寬防疫政策不必與大陸同時推行。(旺報/林勁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