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精選全球華報旺報精選2023-07-28・Array 2023-07-28・Array 美提供保護傘 學者:台灣是韓戰最大贏家 2023-07-28 ・ Array 南北韓隔著北緯38度線互相對峙。圖為遊客和外國媒體記者在韓國高城郡的「非軍事區和平之路」內遊覽。(新華社) 70年前結束的韓戰,奠定了當今東亞地緣政治的基本格局。當年中國去鄰國國土上幫「老大哥」蘇聯打了一場代理人戰爭,付出了不小的代價。有冷戰史學家指出,中國必須要抵擋住美國在朝鮮半島的力量投射,而從長期來看,「中國肯定能稱得上是贏家」。但不少學者都認為,美軍在韓戰爆發後開始為台灣提供保護傘,台灣才是韓戰的最大贏家。 起始於1950年6月的朝鮮半島內戰(韓戰),很快就演變成了美中等大國親自參與、蘇聯在幕後提供支持的慘烈大戰。在3年拉鋸、生靈塗炭後,朝鮮半島又重回隔著北緯38度線互相對峙的格局。美國《紐約時報》指出,38度線附近設立「非軍事區」(DMZ),原意是用一個臨時緩衝區將交戰的雙方隔開,但它卻變成了世界上戒備最森嚴的分界線,不僅是軍事對抗尚未結束的具體表現,也是朝鮮半島和平統一希望渺茫的象徵。 中國在韓戰中付出了不小的代價。韓戰讓19餘萬中國軍人陣亡,對當時剛剛結束內戰的中國造成了很大的經濟負擔。布魯塞爾安全、外交與戰略中心的東亞問題專家馬友明(Maximilian Ernst)分析認為:「早在1950年,中國就追尋自己的戰略利益,北京的中共政權目標是,重新成為地區性強國,所以必須要抵擋住美國在朝鮮半島的力量投射。」 冷戰史學家施托維爾則指出,從長期來看,「中國肯定能稱得上是贏家,當然其前提條件是美國在之後的越戰中狀況不佳,急於擺脫這場衝突,於是在1972年與中國簽署了《中美上海公報》,把中國設定為維持東亞地區秩序的大國。」 德國之聲中文網報導說,對北京政權而言,更大的痛楚在於台灣海峽:1950年初,杜魯門統治下的美國政府本來已幾乎放棄了偏居台灣的中華民國政權,但是在朝鮮半島開戰後,美軍開始為台灣提供保護傘,基本斷絕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武統台灣的可能性,這一狀況持續至今。有鑒於此,不少冷戰史學者都認為,台灣才是韓戰的最大贏家。(旺報/王嘉源) 美國中國東亞最大贏家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