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陸大學畢業生多達1158萬人,但經濟仍低迷,學生找工作並不容易。陸媒早前揭發大學各出奇招,推高畢業生就業率。近日大陸教育部派出多個工作組,赴各省開展專項核查,嚴查就業數據弄虛作假。
6月,大陸16至24歲的青年失業率升至21.3%再創新高。教育部上月展開高校畢業生就業「百日衝刺」活動,協助學生就業,但《北京青年報》早前報導,為提升就業率,部分大學「輔導」學生造假《就業協議書》。
有大學畢業生託媽媽把《就業協議書》發給開公司的親戚,親戚蓋完公司章及簽名後,把協議寄回該學生。短短幾天,該學生就完成從待業到就業的「轉型」。如果沒有做生意的親友,在網購平台只需花幾十元到百元人民幣,就可買到相關就業證明等,實現「紙面就業」。
就業率是衡量大陸高校辦學水平指標之一。2011年教育部要求對就業率連續兩年低於60%系所,調減招生計畫直至停招。
此外,有學生反映所在班級的輔導員在微信群組告知,「找不到工作就在填表時寫靈活就業」、「碰到調查就說在做自媒體」。有高校就業指導中心負責人透露,校方對外宣稱「90%的就業率」,但實際上只有20%。
教育部工作組將通過檢查就業數據自查清單、核對自查報告、抽查相關就業佐證材料,結合有關問題舉報線索和存疑資訊逐一開展調查核實和現場約談,對高校規範開展畢業去向登記監測、嚴防就業數據弄虛作假等情況開展針對性核查。對經核實存在虛假簽約、虛假證明等違規行為,追究相關高校和人員責任,切實維護高校畢業生就業合法權益。
(旺報/林勁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