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4・工商-綜合報導

2018-04-24・工商-綜合報導
聰明買基金 樂當節稅高手

基金種類與課稅方式
基金種類與課稅方式

5月報稅季即將到來,過去一年投資市場表現強勁,買基金賺錢到底如何課稅成為投資人關心的議題。資產管理業者表示,首先要先了解自己買的是境內還是境外基金,境內基金僅配息部分會被課稅,境外基金個人總獲利在新台幣100萬元內都免稅。

鉅亨基金交易平台指出,投資基金要節稅,首先投資人要先分清楚自己買的基金是境外基金還是境內基金,簡單來說,境外基金是註冊在海外,來台銷售的基金,境內基金則是由國內投信發行的基金;至於基金如何課稅,要先將基金收益的來源分為買進與賣出的價差,也就是俗稱的資本利得,與基金的配息這兩個部分來看。

鉅亨基金交易平台總經理朱挺豪指出,就境內基金而言,不管基金的投資標的是國內、還是海外的有價證券,買賣差價的獲利都是不課稅的,但在「基金配息」方面,如果配息來源是來自於國內的有價證券,則要併入利息、股利所得合併計算,只要每年不高於新台幣27萬元,就不會被課到稅;超過27萬元免稅額,就要納入個人的綜合所得稅課徵。

國內投信發行的海外基金配息方面,舉例來說,投資人買了一檔全球新興市場債券基金,這檔基金的配息按照現行規定來看,這部分配息所得會被視為「海外所得」,因此會納入最低稅負制課徵。

朱挺豪針對1996年正式上路最低稅負制指出,其中「海外所得」從2010年開始納入申報,包括前述國內發行投資海外的基金配息,另外,境外基金的資本利得與配息也都納入課徵範圍。

嚴格來說,最低稅負制也算是「富人稅」的一種,因為要同時滿足個人海外所得達100萬元、加計其他中華民國來源所得後,全年所得超過670萬元、計算出來的最低稅負之基本稅額大於綜所稅的一般稅額以上,才需繳納差額的課稅。

歸總來看,投資境外基金投資人可以不管獲利來源是資本利得還是配息,只要個人總獲利每年沒有達到新台幣100萬元,都還是免稅。

(工商時報/陳欣文)

想看更多請上工商e報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