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0・工商-綜合報導

2018-05-10・工商-綜合報導
工商社論》從520探未來兩年兩岸經貿冷暖

年520,蔡總統上任屆滿兩周年,換言之,這屆政府任期即將過半。而在餘下的未來兩年任期裡,兩岸經貿關係冷暖情況,事關台灣社會經濟福祉,也影響蔡總統爭取連任的能耐。時值台灣選戰發高燒,要一直燒到2020年總統大選揭曉後方歇;因而蔡總統若夠明理,實應責成政府部門避免以選戰民粹手法去處理兩岸經貿,以免損害台灣民間應得的兩岸紅利。尤其當前中美經貿衝突形勢渾沌不明,我政府務需以大格局處理兩岸經貿,不可被民進黨內「去中」主張拖著走。

過去兩年的兩岸經貿溫度,在台灣這邊偏冷,在大陸那邊則相對熱絡。因為蔡總統從上任伊始,就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又力推新南向政策,意圖「稀釋」兩岸經貿及大陸市場。

如此已導致陸方中斷兩岸官方聯繫、停止原有制度性經貿合作協商,並直接招攬台灣廠商前往大陸展布新局、深化合作;另亦大力吸引台灣基層商民和青年登陸創業或就業。因而過去兩年,大陸上的兩岸經貿活動頗為熱鬧,包括經貿交流盛會接連舉行、台商投資模式翻新(如股票上市漸成主流)、台式商店在大陸社會遍地開花等。

反觀台灣這邊,兩年來即便仍有一些兩岸經貿交流會展,然陸方來客總是採取低調態度,更不願與我官方接觸。更值得注意的是,大陸遊客來台人數步步走低,還有陸資對台投資興趣趨冷等,都是眾所周知之事。而我政府對這些情況並不著急,顯然是受了民進黨內常見的去中主張所主導,而不想費心去改善。

台灣這邊僅剩的兩岸經貿亮點,是對陸(含對香港)出口貿易依然持續增長,且讓台方享受到豐厚的貿易順差;如前年順差670億美元,去年順差787億美元,皆是當年我整體出口貿易業績的頂樑柱,亦是台灣經濟成長的重要動力源。

其實這不是本屆政府的政績,而是長期以來台灣產業技術進步所積澱「老本」的作用。換言之,對岸台商和陸商老客戶,還看得起、用得慣台灣部分優質產品,所以延續既有採購關係,仍然自台灣進口。

不過,近年台灣對陸出口產品類項,有向特定物料機件等中間財集中之趨勢,如至去年,對陸出口商品結構中,積體電路晶片、光學元件、數控工具機、金屬器材、石化原料這幾個大項,出口值就佔了大宗地位,其他產品大都已無足輕重。

這種出口結構,在當前是隨時會動搖而難以長久倚賴;其原因之一,是大陸「紅色供應鏈」早已向這些產品領域延伸及強化,且積極拉攏台灣相關廠商赴陸投資合流;其進口替代效應必然越來越凸顯。

更重要的原因,是美國川普政府近來對中國大陸發動的貿易戰,甚不利於兩岸貿易。因美國擺明要藉貿易戰以抑制大陸新世代高科技產業發展,形同其國策,所以中美雙方即便能通過談判取得暫時妥協,亦無法根本化解彼此矛盾。

處在這種形勢下,今後台灣對陸出口產品,含有美國技術移轉成分者,很可能遭到美方放話阻擋;我方為免斷掉美國提供高科技之渠道,可能在對陸出口上被迫自我設限,以充分取信於美方。這是當前兩岸貿易的重大風險。

儘管如此,我政府在未來兩年內,仍可以大格局和大胸襟來巧妙安排兩岸經貿事項,俾為台灣爭取最大利益。應知大陸市場對台灣廠商的重要性,實和全球其他市場加總等量齊觀,因而我政府有必要把這兩方面市場都穩住,才對得起台灣社會。

只要有心,就可望辦到。像我政府當前卯勁推動中的「5加2」產業創新升級計畫,在和美歐日及新南向國家廠商加強聯結的同時,宜另規劃出一批專門面向大陸市場的發展項目,並通過民間工商團體和陸方溝通,以引進陸資,來和本地廠商合作研發適合大陸市場的新世代產品。

果能如此,將能為兩岸經貿維穩及升溫,亦能同時展現我方經濟「盡收天下精華」雄心,另亦有助於我方參與國際經濟整合。我政府當前很積極爭取加入由日本牽頭的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即需先表明不是想藉此疏遠大陸市場;否則,大陸政府必出來擋路。

總的來說,我政府在未來兩年任期裡,不能放任兩岸經貿隨波逐流及冷卻;若能兼顧大陸市場和其他市場,才是對台灣社會最有利的做法。至於民進黨內那些去中主張,聽聽就好,無需採行。
(工商時報/主筆室)

想看更多請上工商時報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