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陸資本市場交易的熱絡與誘人本益比,讓台企赴A股上市成為近年兩岸三地市場值得關注的現象。專家指出,目前台資企業可透過「T+A」、「F+A」、借殼等5大途徑在A股上市,但上市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台企應將上市提升至戰略思維,藉此強化企業競爭實力。
由台資銀行大陸從業人員交流協會主辦、富拉凱投資銀行協辦的「2018台灣台灣銀行業利用A股資本市場開發大陸業務」講座,11日在台北舉行,現場並公布「大陸台商企業融資研究」報告,並邀請台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暨研究所教授邱顯比、新竹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葉銀華、富拉凱投資銀行董事長劉芳榮就報告內容上台演講。
劉芳榮表示,台商已在大陸市場耕耘多年,因此A股上市成為台商就地融資下的必然選擇,以A股和台股各有所長及當前的條件來看,並不會出現所謂的「台灣下市、大陸重新上市」的風潮。
邱顯比指出,從近年數據來看,台資企業在A股IPO雖然在平均發行價格、平均實際募資金額較A股平均水平稍低,但就平均IPO後的本益比來看,台企與A股平均水平其實不分軒輊。以2017年度來看,台企平均22.98倍的本益比甚至還優於A股平均的22.73倍,顯示A股市場也能客觀的評鑑台資企業的價值。
葉銀華表示,目前台企赴A股上市可走「T+A」、「F+A」、借殼、純A股上市、下市轉戰A股5大途徑,目前每種方式大致都有成功案例,其中又以純A股上市的台企最多,尤其近期鴻海旗下富士康工業互聯網(FII)以36天「光速」成功核准上市的消息,震撼兩岸三地市場,或許會對一批資通訊、網路科技、創新型企業產生激勵效應。
不過,面對A股的吸引力,邱顯比強調,企業不應把A股上市視為萬靈丹,目前近半數約11家的台資企業在A股掛牌以來,平均收盤價已跌破上市首日收盤價,顯見在大陸資本市場掛牌初期所獲得高本益比的股價不易維持,重點還是看企業的經營策略能否與時俱進,未來公司發展是否契合大陸經濟政策、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而定。
葉銀華指出,台企應把在A股上市作為手段,而非目的,並應將上市規畫提高到戰略層級思維,透過上市在資本市場募集大量資金,以建立品牌知名度、強化企業布局,並將企業做優做強。
(工商時報/ 李書良、賴瑩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