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30・工商-專家觀點

2018-01-30・工商-專家觀點
夾娃娃機與鼎泰豐本店

娃娃機與鼎泰豐本店,前者是近年台灣新興庶民娛樂工具,後者是台灣美食招牌名店,兩者有何共通之處?答案是:都只收現金!儘管已有諸多評論預言,滿街的夾娃娃店終將如當年的蛋塔風潮一樣,瞬息消失在未來的某一天,但這種一次投10元就可滿足「征服」欲望的遊戲,某種程度「救贖」了終年陷在情緒大悶鍋的台灣人。

一個鮮明的例子,正是金馬獎獲獎電影《大佛普拉斯》裡那個愛夾娃娃的拾荒主角「肚財」。他把無數個10元抓來的娃娃戰利品,整齊布置在窩居的破屋裡,每當自己拖著疲憊身軀從殘酷的現實世界回這片臨時天地,是這些娃娃為他解憂作伴,而他也就瞬間變身為這虛擬娃娃國的「君主」。

滿街冒出的夾娃娃店,一方面反映了台灣人的愛跟風,另方面卻也得見台灣人轉譯潮流的幽默感。雖然夾的動作大同小異,但店的命名可就大異其趣,直白點叫「抓乎爽聚樂部」、江湖味的叫「夾客行」,最妙的是「COCOMEN(珂珂瑪物聯網)」,還有個副標「新世代24HR潮玩選物GO」。

COCO是錢也是硬幣的代稱;COCOMEN讓人聯想到日本電信公司docomo;物聯網指人夾物,比起其他不知所云的IoT連結,此處運用得並不離譜;潮玩選物Go,則堪稱寶可夢Go的另一種形式。

更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機機分離,24小時無人看管的店面,根本是「無人(店員)商店」的基礎示範。假使把各式娃娃換成機器狗或Pepper,人機互動的愛恨嬌嗔,又好像在預演未來AI人工智慧的新世代。那天若有夾娃娃店自稱「區塊鏈‧比特娃」,也就不足為奇了。

不過,無論夾娃娃店的名字如何新潮,因為面對的是芸芸眾生,支付工具就必然保守,只能是硬幣,不能是行動支付,否則就會失去每小賭10元見一次真章的樂趣,而像上述肚財那樣沒有「信用」的社會邊緣人也會被剝奪「浪擲」10元的快意。

說到行動支付,如今已被當局視為一種「進步」政策在宣導。政院高官們排排站舉手機,矢言要在2025年讓行動支付普及率達到9成,彷彿不如此,台灣商業運作就會被新浪潮所吞沒。

但「說大人則藐之」如我,看到這類新聞,好奇的不是行動支付該選何種pay,而是高官們都用那些款手機,以及他們自己pay不pay?如果他們自己不pay,也怪不得輿論對他們send tree pay(台語打臉的諧音)!

對消費者而言,行動支付,說穿了就只是換一種載具的付費行為,有賴銀行為金流中介,當銀行端催「嗶」的加碼誘因消失,就會被打到跟刷卡同一等級,與「進步」無關。一如中國大媽反問:「改變啥?刷支付寶買東西就不用花錢啦?」

對店家來說,現金為王,多數賣方若可選擇,更寧可不進步,也要把金流握在自己手上。一個鮮明的例子,就是鼎泰豐本店,迄今仍堅持只收現金,別說行動支付,連刷卡都不行。

在激戰的永康商圈,處處標榜多元支付,但只收現金的鼎泰豐本店在營業時段,始終門庭若市,顯示菜好不怕pay來磨。所以,若問行動支付在台灣到底行不行?我的答案是「看鼎泰豐本店的動向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