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7・工商-綜合報導

2018-05-17・工商-綜合報導
工商社論》論析大陸擴大進口的誠意及其侷限

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於1年多前開始倡議「中國版全球化」,因而擴大進口同時成為大陸經濟政策重心;其目的在提升大陸市場對全球的包容力。今年前4個月,大陸進口貿易表現亮麗。接下來,11月將有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登場。看來大陸政府是甚有誠意擴大進口;惟受海外陸資企業產品返銷大陸等因素牽制,外籍供貨商所能享受的大陸進口商機有其侷限性,尚需大陸官方費心協調,以盡可能地暢通全球商品銷陸渠道。

大陸海關總署日前發布統計顯示,今年1至4月,大陸出口金額7457.3億美元,年增13.7%;進口金額6689.8億美元,年增19.6%,顯著高於出口增幅。其中,4月份單月進口年增率更高達21.5%,遠高於當月出口年增率12.9%。

進口年增率如此突出,誠然與今年前4個月人民幣升值2.6%有關,但更重要的是,此期間大陸政府確是很積極地擴大進口,如降低關稅、放寬自由貿易區商品進入內地規定、促成中歐鐵路貨運列車回程滿載進口貨物等,都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惟令人關切的是,在大陸整體進口這波強勁增長過程中,自美進口並無起色,致大陸對美貿易順差不減反增。如4月份陸方順差高達221.9億美元,比3月份的154.3億美元增加很多,也導致近來陸美貿易衝突愈趨激烈。而陸方順差反增原因,顯是美方加強管制高科技產品對陸出口,背後則牽涉陸美雙方國際政經戰略之對抗,已非單純貿易問題,非常難纏。

若撇開陸美貿易衝突這個「異數」不談,其實近一年多來大陸整體進口由衰退轉為增長之表現,仍能讓全球賣家眼睛一亮。原本,大陸整體每年進口額,曾在2014年創出約1.96兆美元的空前高峰,但2015年遽跌至1.68兆美元,2016年再挫至1.59兆美元;到2017年才回升為1.8兆美元。至於今年進口,如能維持前4個月的增長態勢,則全年數額肯定顯著超過2017年。

而近1年多來大陸進口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習近平力倡的「中國版全球化」。習近平係於2016年9月G20(20國集團)杭州峰會上,首度發表北京中央擘劃的全球化藍圖,其中表明反對貿易保護主義,主張全球通過多邊協商機制,以相互開放並共享市場,促進各國聯動發展。

大陸政府亦從此開始,加大力度對外開放市場及擴大進口,因而2017年大陸進口額的止跌回升,可說其來有自。而值得注意的是,G20杭州峰會登場時,美國總統選戰形勢撲朔迷離,川普並未穩操勝券,亦很少人料到他當選及上任後,竟搞出殺氣騰騰的貿易保護主義。因此,習近平早先一步於杭州倡議「中國版全球化」,實有先見之明。

之後,習近平接續在諸多國際場合宣揚其全球化理念,並陸續提出行動方案;其中最受海內外廠商矚目的,是他在去年11月APEC(亞太經合組織)峰會上宣布,大陸將在今年11月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據了解,這是普世較少見的以擴大進口為宗旨的盛會,且由大陸黨政領導層出面統籌,實充分展現北京中央開放大陸市場、擴大進口的誠意。預料在這項盛會激勵下,大陸進口市場發展前景看好,將不斷湧現新商機。

然而,未來新釋出的大陸進口商機,能否讓全球廠商公平分享,仍有待進一步觀察。因為當前有幾個客觀因素,難免限縮外籍供貨商進入大陸市場的門路。

譬如,海外眾多陸資廠商產品返銷大陸能力強勁,將排擠外籍供貨商的銷陸機會。像在東南亞設廠的陸商,有不少是通過「東協10加1」協定向大陸免稅返銷產品。還有,大陸最近停止自美進口、改向巴西採購的大豆,也有一部分是陸企在巴西生產的。

在這種情況下,大陸若有部分省市私下搞保護主義,優先進口本省市企業在海外投資設廠的產品,更會衝擊外籍供貨商的生意機會。另方面,大陸近年大力發展紅色供應鏈,所發揮的「進口替代」效應越來越強;這和當前北京中央擴大進口政策有無矛盾,也是耐人尋味的問題。

總的來看,大陸若要面向全球來擴大進口,則主政者應費心協調各級政府及相關產業主管官署,以創造公平對待陸商與外商的進口業務環境,同時訂定兼容中外廠商的產業發展政策;至於鼓勵境外陸商分散市場,勿過度返銷大陸,亦有必要。

(工商時報/主筆室)

想看更多請上工商e報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