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極端氣候變成世界各國政府年復一年、從冬天到夏天,必須一次又一次的解決旱災和水災的系統性危機,每年6月5日聯合國的「世界環境日」(World Environment Day)、以及6月8日的「世界海洋日」(World Ocean Day),在今年也格外顯得有意義。特別是,為了和世界的潮流趨勢同步接軌,行政院環保署在本月8日也預告了最新的政策措施,從7月1日起將針對政府部門、公私立學校、百貨公司和購物中心、以及連鎖速食店等四大類,總共約8000家的業者,不得再提供「一次性使用的塑膠吸管」給「內用者」,值得從更宏觀的國際視野進行探討。
對於「環境」和「海洋」的重視,聯合國倡議多年,訂定節日的思維軌跡,則很明顯的是希望引導世界的思想潮流。早在1972年的斯德哥爾摩會議上,就訂定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而所謂「世界海洋日」雖然在1992年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上就確立,但聯合國一直到2009年才首次正式慶祝這個日子。今年6月初,一頭鯨魚在泰國南部的運河發現,最後在6月6日搶救不治,死時胃部有阻礙其進食重達8公斤的塑膠袋,引發聯合國和國際媒體的矚目。本月上旬的G7峰會也就此跟進,「零塑(膠)廢(棄物)憲章」(Zero Plastics Waste Charter),成為國際經貿爭端協商以外的重要課題;除了日本和美國,由加拿大領銜,法國、德國、義大利、英國都簽署了這個沒有約束力的「零塑廢憲章」。
台灣雖然四面環海,但是政府卻並不重視海洋政策和海洋資源,而世界情勢的演變逐漸對於政府施政所形成的政策影響,則在今年正式進入官方的議程。唯一位於高雄的中央部會,「行政院海洋委員會」於4月28日正式成立,下轄「海巡署」、「海洋保育署」、以及「國家海洋研究院」,首任的主委黃煌煇,曾經擔任過成功大學校長,也是國內的水利工程專家。而內政部公告、5月起施行的「全國國土計畫」之四大功能分區,在「城鄉發展地區」和「農業發展地區」、以及「國土保育地區」之外,所謂「海洋資源地區」的功能分區已經納入國際重視的「海洋國土」概念,並將台灣全島1500公里的海岸以外到領海外界線範圍之海域,都劃設為「海洋資源地區」。
連結起今年以來的趨勢發展,政府擴大施行的限塑政策,雖然只是因應世界潮流,卻算是走在國際先驅的行列。除了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夫人何晶,在個人的臉書上面分享台灣限塑政策的外國媒體報導之外,加拿大總理杜魯道甚至在4月底,被反對黨綠黨質詢,台灣決定禁用一次性的塑膠品,加拿大政府是不是也要比照辦理。
最早從197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高度發展之後,由陸地到海洋的環境保育觀念之推廣,再從海洋回到陸地的環保政策之陸續在世界各國逐漸落實,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地球只有一個」。天涯若比鄰的地球村,彼此受害於無法控制的全球暖化和隨之而來的極端氣候,終於在2015年,史無前例的促成聯合國在巴黎舉行的2015年世界氣候峰會。但是,值得憂慮的是,致力於全球暖化的政策努力是全面性、長期性的,既無法短期見效,對於民主國家而言,其所挹注的資源就長期而言,甚至未必有辦法轉化成為選票。但即便如此,各國政府的領導人也已經被迫在從事「政策學習」之餘,還必須與世界同步進行「政策移植」。
「立足台灣,航向海洋」,在期望「海洋興國」之外,政府也應該追隨、甚至引領世界的先進潮流,將我國今年已經更加深化的限塑政策,更進而拓展到對海洋環境的生態保育。蔡英文總統曾經指出,「我們是海洋國家,海洋就寫在台灣人的DNA裡面」;偉哉斯言,但是,華麗的政策宣示,還需要政府用更明確的政策措施加以落實。
對於「管制性」的限塑政策而言,單純的管制作為和政令宣導,已經不足以確保政策目標的達成;尤其是要達成在2030年全面禁用購物袋、免洗餐具、外帶飲料杯及塑膠吸管等一次性塑膠製品的政策長期目標,在在都有賴從中央到地方政府的執法加以落實。此外,要遏阻塑膠製品對於海洋環境的污染、以及海洋生物的殘害,依據「海洋污染防治法」的環境執法,還有台灣週邊海域的海洋生態之研究調查資料庫之建立,甚至在未來更進一步的設置「海洋保護區」,則都是政府未來應該要努力的政策方向。
(工商時報/主筆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