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4・工商-專家觀點

2018-07-04・工商-專家觀點
工商社論》政治人物的台灣價值應更貼近民意

著選舉的逼近,為了選票、區隔選民的考量,「台灣價值」再度被喊得震天價響。根據媒體的報導,執政黨心目中的台灣價值,大致可以歸納成兩個層面:其一,彰顯民主自由;其二,讓台灣成為主權獨立的國家。而台北市長柯文哲則認為「清廉勤政愛鄉土」。綜觀上述政治人物心目中的台灣價值,和民眾心目中經濟優先的台灣價值,其實是有相當落差的。

首先,台灣早已是主權獨立國家,我們可以投票選舉自己的總統,擁有自己的軍隊、賦稅制度。因此,一再地標榜台灣獨立,並沒有為台灣帶來加分的效果,反而使邦交國的斷交數目攀升、世界衛生大會(WHA)未能參加,以及中共軍艦、軍機繞台,增加民眾不少的恐懼感。而民主、自由則向來是台灣最不缺乏的東西,自由選舉、言論充分自由,甚至不少民眾會反映台灣早已自由過了頭,而應該加強紀律才是。另一方面,柯市長的清廉執政愛鄉土,看來四平八穩,也符合民眾的期待,但這不也是政治人物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也是民眾最卑微的要求嗎?根據民意的調查,經濟情況的改善包括就業機會的增加、所得的提升等,才是多數民眾心目中最關切的課題。

接下來我們不禁要問,為何政治人物心目中的台灣價值和民眾有如此巨大的落差?近十年來,台灣已墜入所得差距擴大的M型社會,民眾的實質所得長期停滯、企業受困於五缺危機而使競爭力受挫、年輕人22K的低薪困境未解、房價高不可攀讓不少人陷於貧無立錐之地。甚至在民眾的日常生活場景中,隨著物價的攀升,民眾生活壓力也大增,因此,蜂擁人潮排隊尋求499電信費率吃到飽的門號與衛生紙的搶購風潮,也大致凸顯了台灣經濟的苦悶與民怨的高漲。

有別於政治人物的「台灣價值」,我們試著詮釋民眾心目中的「台灣價值」是什麼?應該是「民眾安居樂業,人人有出頭機會,享受安全、免於恐懼的自由」。至於如何彰顯上述的台灣價值?首先,政府加強招商引資帶動台灣經濟活力、加速產業升級轉型,並尋求法規鬆綁,加速邁入數位經濟時代;同時協助企業擺脫五缺困境,使企業有合理的發展空間,進而創造更多高薪就業機會。如此一來,台灣民眾才有安居樂業的可能。其次,規劃青世代希望工程,媒合年輕人就業、降低年輕人創業障礙,使青世代族群有築夢踏實的機會。再者,兩岸維持和諧關係,強化經貿投資往來,改善當前兩岸當前低盪、對峙的局面,才能使民眾享有安全、免於恐懼的自由。

目前,在朝的政治人物普遍認為台灣已盡力「維持現狀」,反而是大陸蠻橫,不斷挑釁,企圖片面改變目前維持現狀的態勢。不過,在大陸領導人心目中的感受是不同的。背後原因在於,馬英九前總統執政的八年間,國民黨和共產黨已有長期的交流,彼此在「九二共識」的默契,擱置政治、軍事爭議,追求兩岸經貿發展的最大公約數。反之,執政黨長期受制於台灣獨立思維的左右,和共產黨之間並未建立互信基礎,因此,九二共識就是雙方的必要前提。就如同陌生人開口借錢一般,在之前無任何信任基礎下,簽署「本票」(亦即承認九二共識),才是互信的保證,交流、借錢的前提。在「九二共識」的前提下,台灣積極爭取觀光、經貿投資,來壯大自己的產業競爭力,才有能力差異化、持續創新,繼續保持對大陸的競爭優勢與談判籌碼。否則,捨棄大陸的經貿市場,而新南向政策與市場的開花結果又在未定之天,在經濟沒有起色下,形而上、空泛的台灣價值是激不起民眾共鳴的。這也是蔡政府民意調查節節下滑的重要原因。

目前政治人物口中的台灣價值,充斥著口號式、選舉式思維,政治凌駕經濟、專業,和民眾心目中的台灣價值是有著不小的落差。夸夸暢談形而上的台灣價值,卻忽略民眾的需求,人民是無感的,尤其在M型社會情勢凸顯下,中下階層民眾的生活壓力與日倍增,如不好好處理,民怨的壓力鍋將瞬時爆發。「民之所欲,常在我心」,才是執政者應念茲在茲的。上位者應嘗試貼近民眾的需求,縮小政治人物和民眾對台灣價值詮釋的落差,民眾生活有了改善,薪資水準有了提升,在政府確實回應民眾需求的情況下,政府的支持度才能再度攀升,才有耐心支持政府長期改革、產業升級的目標。寄予台灣的政治人物,在關懷天邊彩虹之餘,也能多多留心腳邊的花朵,使民眾有感,才能彰顯真正的台灣價值。

(工商時報/主筆室)

延伸閱讀

想看更多請上工商時報官網

工商時報LINE
工商粉絲團
工商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