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來,中美貿易衝突形勢愈趨激化,事態亦更加詭譎,以致全球經濟動盪風險升高。其中,中國大陸是美國打擊的首要對象,其應對上非常吃力,且手中可動用籌碼比美國少,因而其與美國交手對打表現相當被動,且戰法有些紊亂。在這種情況下,北京中央實應發表「中美貿易問題白皮書」,把這問題的來龍去脈講清楚,並理直氣壯地表述己方的政策思路,以對外爭取全球輿論支持,及對內凝聚全民共識。如此有可能軟化美方的攻勢。
大陸國務院剛在日前發表「中國與世界貿易組織(WTO)」白皮書,內容較為平淡;下一步實應針對中美貿易戰形勢,發表「中美貿易問題白皮書」,把雙方貿易關係發展歷程、互利互惠程度、共同面對的問題、未來發展願景等要項,有系統、有條理地詳加表述,俾訴求「以理服人」。
這場貿易戰,就中方而言,實是突如其來的無妄之災。因其起因,主要出自美國總統川普的個人意志,而且,川普政府打這場貿易戰的手法,偏好「突然襲擊」和「無限上綱」。
最典型事例,是美方於不久前突然宣布制裁大陸中興通訊公司。全球產業界對此一片譁然,也因此知曉美國對中方需索胃口很大,不只是要中方減少一些對美貿易順差就好,而是要從根本制壓中國大陸崛起為高端製造強國;這已超過貿易戰範疇,而延伸到科技主導權爭奪戰層面了。至於川普政府如此延燒戰火的主要理由,是說中方長期以來一貫強迫美資企業轉讓技術,並藉此取得對美不公平的貿易條件。
無論如何,中國大陸在這場貿易戰裡,已然承受巨大壓力,是挨打的一方。因為中方的確享有鉅額的對美貿易順差,所以「相罵本」不足。更何況,當前大陸經濟正處在轉型升級最後階段,任何經貿舉措都必需審慎,以免導致北京中央定調的整體經濟發展進程功虧一簣。
因此,中美貿易戰開戰以來,中方應對手法有些左顧右盼,未展現出儼然、有主軸的攻守節奏。譬如,對於中興通訊事件,中方和戰意見不一;主戰派認為應該制裁美資大廠以報復川普政府,主和派則以維護中興公司生存為尚。
後來主和意見佔上風,使中興公司得以在接受川普政府鉅額罰款條件下,恢復營運。然美國國會卻隨即跳出來反對行政部門放過中興公司,主張制裁到底。同時,川普政府又宣布對5百億美元中方產品課徵懲罰性關稅。這些新事態惹起中方主戰派聲浪高漲;連最高領導人習近平日前亦作了「還擊美方」的表態。但未來中方是否能放手一搏,這問題在大陸內部仍是見仁見智。
總的來看,北京當前非常有必要全盤梳理中美貿易問題,以明晰脈絡及掌握要害之處,再據此訂定應對策略,並求取全民共識。當大陸舉國上下有了共同意志,也作了「必要時將容忍一些犧牲」的心理準備時,不但國際社會將刮目相看,連美方要再下重手時都難免猶豫。這正是「中美貿易問題白皮書」可望發揮的功能。
這本白皮書的內容,當然要詳述中美貿易發展歷程,及迄今達致的互利成果。如眾所周知,隨著中美貿易發展,雖然中方享有順差持續擴大,但美方企業運用中國大陸完善供應鏈進行高效生產,又將大量產品就地投放大陸內銷市場,其所獲利益,比起中方對美順差金額,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方面一定可以算出美方從中國大陸實際獲利的精確數據,並在白皮書中正式公布,讓美方不再嘴硬。
更重要的是,這本白皮書務必據理力駁「中方強迫美企移轉技術」之說。按照中外廠商普遍認知,大陸官方早已採取「以內銷市場換取外商技術移轉」政策,而這是一種條件交換,並非強迫。更何況,外商拿去交換大陸內銷市場的技術,一般是次一等級的,亦即不輕易把精銳技術拿到大陸去用,自己留了一手。要不然,中興通訊等陸資重點廠商,早就不需花大錢向美國採購尖端科技的關鍵組件了。
由此可見,美方對中方的指責,有不少「言過其實」成分。這些都有待中方以白皮書,逐項加以反駁或自清;而其目的應設定在「軟化美方攻勢」,而無需以打敗美方為務。畢竟,在當前經濟全球化格局下,中美兩大國雙邊貿易若能協調發展,則其利益也能外溢到其他眾多經濟體之上;台灣即是其中之一。
(工商時報/主筆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