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iPhone X搭載Face ID功能,掀起產業對3D感測的高度關注,除了安卓陣營廠商如華為、小米等將跟進,高通與奇景開發的3D感測方案也已經進入實機展示階段。拓墣產業研究院預估,至2020年全球智慧型手機3D感測模組產值將達108.5億美元,而智慧型手機搭載3D感測的滲透率,也將從今年預估的13.1%增至28.6%。
3D感測技術原理
3D感測技術最關鍵也最具挑戰的部分,在於精確進行距離量測,而各家演算法不同形成了專利壁壘,也讓每家3D感測模組零組件產生些微差異。目前較常見的感測技術包括Stereo Vision、Structured Light以及Time of Flight(ToF)。
Stereo Vision是透過2個相機模組拍攝影像,進行三角測量法取得物體距離,此方法也是三者中唯一只需RGB相機模組,而不用IR模組的技術。此外,由於Stereo Vision需進行影像運算,多數狀況是需要1個
額外的影像運算晶片輔助,所以也有些晶片廠商會推動此技術發展。
Structured Light的原理是以獨特的圖形打出IR雷射,透過雷射散斑的獨特性分析不同區域的IR距離,來獲得景深圖,基本零組件包括IR發射器、IR相機模組與RGB相機模組。
ToF的原理是透過IR發射,獲得空間中每一點達到觀測點的時間,進而推算出距離,然後再得出3D景深圖,因此ToF同樣需IR發射器和接收器,並配合RGB相機模組。如果只是要透過ToF測量距離,接收器可用單顆感光二極體即可,但如果需要3D景深圖,就得採用感光元件或至少感應陣列。
3D感測產業鏈拆解
隨著3D感測崛起的關鍵零組件非VCSEL(垂直腔面發射器)莫屬,它是IR發射器模組的光源,也是目前ToF和Structured Light等技術常用的光源。相較於LED,VCSEL擁有更佳光束品質、較低光束發散度,耗電也較低,VCSEL體積也比EEL(邊緣發射雷射器)更有優勢。
以結構來說,VCSEL晶片在切割好後,需與其他2項關鍵元件做封裝:晶圓級光學鏡頭WLO和繞射式光學元件DOE,封裝好的VCSEL模組功能作為發射端,再與接收端如紅外線鏡頭搭配,即可建構成一套基本的3D感測系統。
VCSEL利用半導體製程生產,蘋果陣營採用6吋砷化鎵晶圓做切割,但目前業界能達到6吋量產的廠商並不多;其他VCSEL供應商目前能量產的多數為4吋、少數為3吋,使市場整體供需情況緊繃,也連帶影響非蘋陣營導入3D感測技術的速度。
以3D感測技術供應商來看,除了蘋果的Lumentum/II-VI外,有能力提供3D感測模組的供應商並不多,其中之一為德國PMD,PMD設計IR CIS並由Infineon代工,關鍵的VCSEL則由Princeton Optronics提供,另一個組合則是高通和奇景,由高通提供解決方案和晶片設計,奇景提供WLO和DOE等光學元件。
結合以上因素,非蘋陣營採用3D感測模組的門檻不低。因此,如曠視科技提供的平台式人臉解鎖,將成為安卓陣營克服以上難題的過渡期方案。
從iPhone X開始 商機無限
觀察3D感測的發展,聯想與華碩均曾推出支援Google Tango的手機,但市場反應有限,直到2017年iPhone X導入TrueDepth相機,才使3D感測重新受到市場關注。從產品角度來看,iPhone X是擁有處理AR和AI運算能力的裝置,攝影上來說對光的處理從被動走向主動,是3D感測普及於行動裝置的啟始。
現階段市場最關注的莫過於安卓陣營中,誰將率先跟進搭載3D感測模組,呼聲最高的華為預計將會在2018年推出搭載後置3D感測模組的產品,主要應用是強化AR功能,並非iPhone X的人臉辨識,顯示安卓陣營將先採取技術門檻較低的ToF方案。
此外,VCSEL主要供應商Lumentum與蘋果之間存在專利協議,使得安卓陣營若欲在短期內跟進只能捨VCSEL而擇EEL,然而EEL的光電轉換效率較差,且成本較高,這將使安卓陣營的3D感測方案在效率與成本上仍難與蘋果匹敵。
也因此,保守估計2018年最多可能僅有兩家安卓廠商跟進,也就是華為與小米,惟生產數量都不會太多,所以蘋果仍將是手機3D感測的最大採用者。預計2018年全球搭載3D感測模組的智慧型手機總生產量為1.97億支,其中iPhone就占了1.65億支,此外,2018年的3D感測模組產值預估約為51.2億美元,其中iPhone的比重就高達84.5%。
不過,3D感測模組帶來的應用也不僅只有人臉辨識,還包括提升相機表現,甚至帶來人機互動介面革新等,若要與蘋果競爭,非蘋陣營要大舉跟進採用3D感測模組的可能性還是很大,長期而言將有助於3D感測在智慧型手機上的普及。預計至2020年整體產值將達108.5億美元,而2018~2020年CAGR為45.6%。
3D感測技術不只有望成為智慧型手機的標準配備,未來也將逐步導入至筆電、電視、遊戲機、無人機、自動駕駛、居家自動化等領域,從生物辨識、AR強化到體感追蹤,帶來更多的可能性與商機。
(工商時報/本文作者為拓墣產業研究院研究員蔡卓卲、黃敬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