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是長期以來中共推動大陸建設發展的綱領及行動方針。在其指引下,大陸目前已實現相當傲人的建設成果,如整體經濟規模穩坐全球第二、高鐵系統之迅速擴張堪稱人類奇蹟等等。可是,在如此壯盛局面下,近期大陸竟也露出一些不該有的「軟肋」,如芯片科技水平不堪美國打壓,還有假疫苗事件挫傷廣大民心。可見集中了全國力量的社會主義體制,不能一味辦大事,也需要辦好細部的小事,才算完善。
今年是中共改革開放40周年;這麼多年以來,儘管改革開放政策的實踐路徑曾經有過錯誤嘗試和重大調整,但此政策確實已使大陸經濟從當初的「一窮二白」,快速增長、擴張為舉足輕重的經濟大國,堪稱為天翻地覆的變化。其關鍵指標,是大陸GDP(國內生產總值)規模,早已在2010年超越日本,晉身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且可望在若干年後超過美國,位列世界之首。
大陸經濟如此崛起的主因,可以條列出一大串,惟若要「一言以蔽之」,可說是「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理念,發揮了最大的推動作用。換言之,社會主義體制,使主政者可以集中社會資源,投入全國最迫切需要的建設項目,及時為經濟增長裝上最強引擎。
其中,最讓普世各國嘆服的建設,是道路系統。改革開放初期,中共已確立「要想富,先修路」的施政導向,且就此持續擴大建設。如高速公路,在1980年代末從無到有,接著迅速延伸,到本世紀初已建成覆蓋全大陸的路網。
更耀眼的道路建設,是高鐵。大陸首條高鐵,即京津城際線,通車是2008年的事情,然僅僅10年後的今天,全大陸高鐵運營總里程已達2.5萬公里,佔全球的3分之2。如此飆速擴張的建設進度,先進國家也自嘆弗如,堪稱為人類奇蹟。
除道路乃至其他交通建設外,40年來大陸產業建設,也深受「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原則的導引。國有企業一直是各行各業主導廠商,乃是中外皆知。而國家要發展的新種產業,也通常由國企作創導性投資。
儘管近年主政者大力推動國企改革,以致許多國企成為股票公開上市公司,或是與民企相互參股,但國家依然控制多數股權,主宰整體產業發展。特別是,當前仍有近百家由中央直接領導的「央企」,分別經營核工、電網、航太、石化上游、軌道交通設施、資通系統等牽涉國計民生的關鍵產業,堪稱為「核心國企」,也是社會主義體制的重要經濟基礎。
綜看這40年來,社會主義的確有效集中社會資源,全面更新了大陸的基本建設格局和產業體系;可惜,如此耀眼成果並無銅牆鐵壁般的強固性,而仍暗藏著不少疏漏之處。
今年初以來,就鬧出了兩件頗發人深省的事例,都可說是社會主義過度強調「辦大事」、相對輕忽細部風險控管,所造成的後果。
第一個事例,是美國川普政府針對中國大陸發動貿易戰,意圖壓制大陸高端製造產業崛起,因而暴露出「中國芯」產業技術水平顯著落後、迄今仍需依賴美商供應高端芯片的殘酷事實。
人們不禁會問,大陸傾力發展芯片產業不是已有十幾二十年之久嗎?何以迄今這產品還要看美國愛賣不賣的臉色?這問題的答案,顯然出在主事官府愛「辦大事」成風,總以每年建成幾座大廠作為政績,而未用心培育足夠的科研人員隊伍,去針對細微的芯片構造、製程作埋頭苦幹的研發精進。直白說,社會主義辦大事概念,被誤解為「貪大求快」的政績觀,實是高科技產業發展之剋星。
至於第二個事例,則是日前爆發的假疫苗事件。出事廠商,原先是國有企業,後來被私人購入股權接手經營,但仍憑國企老背景,產銷官方特許的疫苗產品;而這種老背景也似乎鬆動了主管官署的監管戒心,讓現今的經營者造假得逞。
目前大陸正在深化國企改革,其中「混合所有制」改革,將催生越來越多公私合資的官商不分企業;難免有某些心術不正的經營者,藉社會主義保護傘,假公濟私。因此,下一步的改革開放,需釐清政企關係,充分依法管理,並培植真正的企業家。
總之,企業生態的優化,和上述科技研發的堅持求進,都是潛移默化的「小事」,不像硬體大建設那麼轟轟烈烈,卻是大陸經濟由大轉強的關鍵;豈可輕忽之?
(工商時報/ 主筆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