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晚婚現象成形,新手爸爸的平均年齡越來越高,承擔的責任與壓力也與日漸增。投信法人表示,過去都是教養子女成年後,才想到個人退休,現在養育子女與個人退休必須雙軌並行,因此,更要明確知道不同階段的負擔與需求,再投資與資產配置,滿足階段目標外,同時讓退休無後顧之憂。
主計總處最新資料,台灣男生的初婚平均年齡為32.4歲,與10年前的30.7歲相較,明顯上升。按慣例,成為新手爸爸的年齡也向後遞延,年過35歲、甚至40歲才生子的「老」爸爸,正成為社會新常態。
第一金投信海外投資部主管唐祖蔭表示,對25~35歲的準爸爸來說,剛成為社會新鮮人,或成家不久,但擁有時間優勢,能夠承擔較大的波動風險,建議積極,每月定期定額集中投資具創新、成長的產業,如:機器人、FinTech金融科技、精準醫療及新興市場股票基金等,追求「資本的積累」。
35~45歲的新手爸爸階段,累積儲蓄階段,但育兒的經濟負擔尚不大,建議開始擁抱收益,除了創新成長等股票型基金外,可按需求目標開設不同的帳戶,並將一部分儲蓄配置在高收益債券、REITs或高股息等收益型資產,達到孳息的複利效果。
45~55歲的熟手爸爸,職涯下半場鐘聲響起、家庭經濟負擔正值高峰,不過,工作職級與年資增加,建議在既有的配置之中,增加高股息或債券資產,並將配息滾入再投資;同時,考慮更多單筆投資的機會,逢市場回檔或修正較深時,加碼進場,拉高勝率。
55~65歲為真正的老爸爸,建議轉向「保值抗通膨」的目標,強化債券或高股息等收息資產,透過配息來滿足退休後的生活需求,享受「晚美人生」。
群益投信表示,雖然股票市場波動劇烈,不過透過基金定期定額方式投資多能有不錯的回報,定期定額是不少基金投資人用小額累積財富的法寶,因此,建議投資人與其把錢花在買父親節禮物,不如把錢投入定期定額基金理財,當作爸爸節禮物,幫爸爸減少生活負擔,用行動表現對爸爸的愛。
保誠人壽提醒,爸爸們不要忘記檢視自己現有的保險保障是否足夠。不論是30歲、40歲或50歲世代的爸爸,身處在不同人生階段,肩負著不同的重擔,可以承受的風險程度也不盡相同,要依據自身和家庭的需求規畫、調整保險保障,讓自己和家人「一起好幸福」。
(工商時報/孫彬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