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對房貸業務鬆綁,8月31日起放寬包括學校建物、社會住宅、長照機構、廠房、都更危老建物等可不納入「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的30%限額。金管會指出,放鬆住宅及建築放款認定標準後,估計銀行業將可釋出3,500~7,000億元建築融資空間。
如以30%大限來看,金管會粗估,大約可以降低銀行業房貸比1~2個百分點,現階段房貸占比逼近上限前3名的合作金庫、台中商銀、高雄銀行,房貸占總放款比都超過29%,壓力可望因此緩解。
金管會銀行局昨天提供本國銀行建築及住宅貨款逾放最新統計,購置住宅貸款截至今年7月總餘額為6.8兆餘元,逾放餘額約163億餘元,逾放比為0.24%,和6月維持相同水準,甚至比去年12月的0.25%進一步下降。
銀行局副局長莊琇媛表示,購置住宅多是穩定的自住型,會想要保住房子,銀行業可以獲得較佳的資產品質。
建築貨款方面,本國銀行逾放金額則一直在上升,截至今年7月建築貸款(含催收)餘額為2.06兆餘元,逾放餘額50.8億元,逾放比0.25%,較去年12月的0.17%上升。莊琇媛說,這部分放款對象是建商,若有1、2家建商有逾放,就會拉高逾放比。
她說,銀行局提醒銀行業在相關授信上特別注意風險,也是要避免銀行因為不動產市場價格波動,進而影響其經營穩健性。
金管會鬆綁銀行業的建築融資總額計算,最新排除都市更新、危險及老舊建築物、長照機構、社會住宅、學校、廠房,及這些相關用途的營建工程營運周轉金放款等,都可以不納入「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占放款總額的30%計算。
銀行局說,因為這些類別為「非商業型」建築標的,並沒有市場價格的疑慮,因此回歸到立法規範,廠房部分則有工廠管理輔導法規範,基於鼓勵台商回台設廠,且這次再完全放寬廠房的適用,沒有年限或用途的規定。
(工商時報/陳碧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