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2・工商-綜合報導

2018-10-12・工商-綜合報導
抗貿易戰 台商3重點看風向

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昨(11)日舉辦中美貿易戰論壇。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間接稅負責人張宗銘會計師表示,台商在貿易戰的3大重點為盤點稅則號列、了解原產地原則及供應鏈成本結構。

張宗銘指出,近期雖然有20多家在陸台商在考量是否將工廠遷回台,但實務上來說台商仍在觀望,因中美貿易戰是美國試圖將中國大陸逼上談判桌,後續發展仍須觀察。

中美貿易戰台商因應三大重點
中美貿易戰台商因應三大重點

另外,張宗銘表示,若是大資本台商,在他國新設廠很容易,但小資本台商就容易受限於產業鏈,只有自己企業去他國也難以發揮,因此台商多數仍在評估供應鏈成本。

經濟部國貿局服務組長黃瀞萱則表示,美國對某些特定國家製造產品加課關稅或反傾銷稅、禁止某些國家產品進口等,因此,原產地認定相當重要。黃指出,企業欲出口貨品前,可向貿易局申請以我國原產地證明書,才可避免被認定為中國製造而被加課關稅。

目前我國認定原產地原則為「實質轉型」,主要包括三種情況,第一是原材料經加工或製造後,所產生之貨品與其原材料歸屬之我國海關進口稅則前6位碼號列不同;第二則是貨品加工或製造未造成稅則號列改變,但附加價值率超過35%;第三則為特定貨品符合重要製程。黃瀞萱指出,若企業在我國對貨品僅從事運送保存、分類、改包、貼標、未進行造成貨品特性重大差異作業,皆不得認定為實質轉型。

黃瀞萱表示,台灣企業產品若原料或是加工過程曾經手大陸,必須先符合我國「實質轉型」原則,拿到我國原產地證明,「但美國考量面向更多。」黃瀞萱建議,為求保險,企業在出口美國前最好向美方海關暨邊境保護局(CBP)申請原產地預審,以免被加課25%關稅。

張宗銘認為,台商應長期思考既有產品供應鏈替代方案、取得其他國家或我國的原產地證明,再整合上下游供應鏈,以免受關稅衝擊。

(工商時報/ 林昱均)

想看更多請上工商時報官網

工商時報@LINE
工商粉絲團
工商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