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2・Array

2020-12-02・Array
洪子仁促超前部署零接觸經濟

全球疫情再起,政府也從昨日起開展秋冬防疫專案,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昨日指出,「疫情還在進展中」,明年全球能否恢復新局,還很難說,但他認為新冠肺炎拉開了人與人的社交距離,卻也帶動了不需面對面的零接觸經濟發展,他看好遠距醫療商機,但政府在相關法規層層限制,建議鬆綁法規,超前部署。

由中國時報舉辦的「疫後新局-開創產業新價值」,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截至昨日中午為止,全球確診數已經達到6322萬人,一天內就新增50萬名確診個案,相較疫情之初花了100天才累計到100萬確診案例,現在速度是2天就達到,疫情還在進展中,明年全球能否看到疫後新局?恐怕連陳時中都沒答案。

不過洪子仁指出,台灣疫情能維持穩定,關鍵在於國家公衛體系、醫療機構、公民素質形成的鐵三角。而國家公衛體系是歷經2003年的SARS後,促成了《傳染病防治法》的修法,為對抗新興傳染病超前部署,包括規定中央比照美國CDC,設防疫醫師,嚴格要求醫療機構每年定期進行演練,非疫情期間,也要求醫療機構口罩、防護衣至少要有約1個月的安全存量。

另外,每個ICU的床一定要配1台呼吸器,台灣也因此沒有呼吸器不夠的問題。這些醫療機構的措施都是源自於更上層的《傳染病防治法》的修法。除此之外,台灣之所以抗疫成功,民眾戴口罩的配合度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洪子仁表示,今年新冠肺炎給醫療機構的最大啟發是零接觸設備的建置,這對未來新興傳染病的防疫非常有幫助。舉例來說,醫護人員1天平均進入病房的次數12-15次,若面對的是疑似個案,進出12-15次,風險相當高,且每進1次防護衣就得換1套,每次耗材1000多元。

若能使用零接觸設備,可減少醫護人員進入病房的次數,病人透過穿戴式的自動量測心律、呼吸、體溫數據,並同步傳到動態儀表板,醫護人員就能及時做出對應的醫療處理。然而,目前的問題是很多量測設備沒被認證,還有遠端醫療沒有健保給付,他建議政府應加速法規鬆綁,同時,政府應拿出口罩國家隊的規格看待,協助這類產品通過認證,讓科技設備為防疫發揮更好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