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7・中時-綜合報導

2018-05-27・中時-綜合報導
施明德女兒 自學上史丹佛

「內閣級」導師陣容

在台灣民主進程扮演重要領袖的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與妻子陳嘉君對兩女兒的教育,猶如當年黨外運動一般:跳脫框架,充滿批判。如今,兩女兒施蜜娜、施笳,從小學3、4年級展開自學後,經施予「內閣級」的導師陣容與課程,10多年後,施蜜娜正在世界排名第三的帕森設計學院(Parsons)就讀,施笳在上月陸續錄取史丹佛大學、布朗大學與達特茅斯學院。

 「坦白說,我不鼓勵在家自學這條路,但台灣教育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噩夢,至少,我們的親身經歷是如此。」曾是野百合學運決策成員的陳嘉君說,台灣教育不是教人勇敢,而是要乖乖守規矩;不指導孩子主動探索世界,充滿熱情活力,活得像個人,而是把人放進機器,施予罐頭教育以求符合規格,「然後畢業,滾蛋」。

 陳嘉君說,尤其兩女兒念到小三、小四時,她發現學校傳授的歷史與社會教育,對台灣民主極度的不尊重、不理解,因此她與施明德選擇自力救濟成立「施塾」,讓兩女兒展開自學。

 攤開「施塾」課程表,陳嘉君與施明德安排的課程,聘請建中國文老師呂榮華教中文;政論家姚立明教歐洲史與法學;金管會委員林忠正教經濟、陸軍司令胡鎮埔教國防安全與領導統御、媒體人陳文茜教近代史……。在生活中,除攀岩、騎馬、滑雪等,當有街頭運動,則會帶女兒到場關切社會議題。

 當施明德夫婦邀政治等領域人士在家開會,即便議題涉及國家主權、兩岸難題,也會要女兒旁聽。「每一場會議或晚餐,都可能是他們人生當中重要的一堂課」,陳嘉君說。

 陳嘉君坦言,確實有人質疑這樣的師資非常階級性,但早在她帶孩子回家時就思考過,既然決定離開學校課堂,那麼,就該找更值得的事情來學習,所以,才會找她與施明德的朋友到家幫忙授課。

 「自學的困難跟人生的困難沒有兩樣,所以,『施塾』絕對不是在家快樂學習!」陳嘉君強調,成立「施塾」,是要幫助孩子尋找人是為何而活的答案,讓「教育與成功」切割掉,學會痛苦的承擔責任,進而產生個人對國家與社會責任的榮譽,而非只是追求享受。

 曾任北市實驗教育審查委員的陳嘉君回憶說,她面試過一位高中自學申請生,問他為何自學,對方說因為早上爬不起來;問未來想做什麼,對方稱想考公務員,理由是最涼、最有保障。

 陳嘉君說,「這位學生覺得人生就是考試,自學只是準備考試的策略,我在想,台灣的教育不就都是在製造這種人嗎?」遺憾的是,教育部明知問題百出,卻仍視而不見。

(中國時報/朱真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