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結束將近1個月,由於各黨各有所獲,在一片鄉愿和自我安慰的氛圍中,三黨都不見深刻的檢討與反省。政黨實力消長事小,但攸關台灣民主發展健全政黨政治就讓人不得不憂心。近日一些關心國民黨與寄望國民黨有效發揮制衡力量的學者就認為選後國民黨的檢討與改革還有很大的空間,為了喚起民眾關心民主,激發國民黨內更多改革動能,他們共同提出改革國民黨的四大倡議,在網路發起連署,也引起不少回響,值得重視。
往內造化政黨方向改革
國民黨雖然沒有贏得總統大位,未能擁有行政權,但畢竟是國會最大黨,且贏得立法院正副議長職位,掌握立法院議事主導權,是目前最有能力監督政府的反對黨。故此,國民黨的改革不僅是國民黨的家務事,也是關乎台灣民主發展的大事。
然而,國民黨這次大選卻也是遷台以來失去政權最久的一次。長期失去行政資源,對於政黨的發展與人才培養都極為不利。這次大選未能獲勝,固然有在野整合不力的因素,但是也讓人見到國民黨發展的瓶頸與內部制度的缺失,而民眾黨來勢洶洶.看似有三分天下的氣勢,國民黨再不戮力改革,恐有泡沫化的危機。
在國民黨改革議題中,首要任務應該是權力核心的改造。
台灣民主化過程中,國民黨也經過民主改造,從「革命政黨」到「革命民主政黨」再到選舉機器化的「民主政黨」。但是由於國民黨列寧式菁英政黨的傳統以及長期執政的黨政運作習慣,一直不脫「外造政黨」的權力運作模式。即由黨員選舉產生的黨主席在黨內的決策權力仍高於民選的從政同志,由黨代表選舉產生的中央委員會仍是黨內最高執行機關。這樣組成的權力核心難免與民意有脫節的問題。
這次大選由於勝選的賴清德只取得4成選票,且民進黨在國會也未過半,成為「雙少數總統」,未來4年的政治主舞台將會是在立法院。國民黨既然是國會最大黨,又取得議事主導權,應該趁此機會,往「內造化政黨」的方向改革。也就是讓國會成員成為黨的權力核心,在國會表達政黨立場與政策規畫,實踐政治理念。
由於立法委員除去不分區外,都經歷地方選舉,深入基層經營,較能直接且快速地反應民意,可使黨意與民意不致脫節。由國會成員組成黨的權力中心,可以減少黨內溝通成本以及菁英決策的盲點。國會成員直接推動法案,更容易貫徹政黨決定的政策方向,強化民意代表為政黨政策辯護和說服的能力。
擴大立委在中常會比例
此外,讓選舉出身的從政黨員進入決策圈,可掃除黨內官僚氣息,健全組織,強化向心力。由於國民黨長期執政,官僚思維與官場關係包袱沉重,影響在野時的表現,無法發揮監督政府的戰力,國民黨內造化後,國會黨團的揮灑空間也會變大。
國民黨不僅要做好反對黨的角色,也要拿出值得民眾信任的專業。在內閣制國家,最大在野黨都有「影子內閣」的準備。國民黨可以強化智庫與立法委員之間的關係,培養立委專業問政,為執政做好準備。內造化後,專業立委的重要性也會提升。此外,我國憲政制度中,立法院也有倒閣權,但是礙於黨意以及擔心解散國會,故效果不彰,形同虛設。2013年國民黨全面執政,立法院對行政院長江宜樺提出倒閣案,產生黨意與民意的兩難,就可以在不必解散國會又能順應民意的情況下,內部協商解決。
國民黨要走向內造化,首先應該擴大立委在中常會中的比例;再者,黨主席應該列入不分區安全名單;第三,兩年一次的中央委員改選應配合九合一大選與中央選舉,並保障民代的名額,取得最新民意。
民主政治就是政黨政治,健全的民主政治建立在良性的政黨互動之上,良好的政黨互動又有賴政黨本身有效且民主的運作,如此政黨才能反映民意,培養政治人才,發揮制衡功能,實踐政治理念。台灣近年來的民主倒退,淪為選舉威權,固然與民進黨的蠻橫無理有關,但是國民黨的積弱不振也難辭其咎。國民黨如果不能勵精圖治、與時俱進,因勢利導、培植青年並善用青年的力量,想要重返執政之路將會是遙遙無期。(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