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1・Array

2024-03-01・Array
社論/藍白實質合作 撥亂反正好的開始

 攸關新國會首會期法案排審與議事主持權的各委員會召集委員選舉,在並不出人意外的平和氣氛中順利完成,藍綠兩大黨分別在8個委員會各取得1席召委,藍營戰友無黨籍的高金素梅也獲支持選上內政委員會召委。原本國民黨團擬禮讓1席召委給民眾黨團,因藍營內部異議、基層反彈炸鍋而未執行,民眾黨則是全票支持國民黨,藍白兩黨最終以未禮讓但合作的情況圓滿收場。

召委選舉 白全投藍

 本屆立法院呈現三黨不過半、朝小野大的新結構,在立法院正副院長以及各委員會召集委員相繼選出後,新國會關於人事權位的布局基本上已完成,此後理應進入更實質的法案、預算的審查以及政策攻防、議事詢答的新階段。

 另一方面,從總統大選前藍白合不合的反覆變化、終至破局,到選後國會龍頭選舉綠白合不合「電話門」的各說各話、相互指控,只要曾與柯文哲、民眾黨談合作,最終幾乎都是鬧到不歡而散;此次召委選舉藍白兩黨難得未出現撕破臉的難堪狀況,這會不會是今後新國會在野合作的良性開端,或者只是曇花一現的現象,值得進一步觀察。

 民進黨的賴清德此次以得票率4成與國會相對少數蟬聯執政,使得高達6成的民意對新國會朝小野大所可能發揮的監督制衡功能寄望殷切,但身為國會最大黨的國民黨卻先誤用「臨時會」名義提案,遭到院長韓國瑜軟釘子退回,再因民眾黨總召黃國昌一人的固執己見,拒簽協議,使得適時追擊食安問題的時效為之延宕。

 而新的兩岸狀況,如陸方取消M503航線偏置事件,到金廈海域翻船小意外升高為惡性螺旋效應,國民黨團卻沒有隨之應變、與時俱進,反而仍陷在已無新意的食安問題中,被陳內閣以反嗆、打爛帳的方式胡攪蠻纏,無法主導重大新聞議題的最新變化。

 新國會報到至今1個月,一舉湧入諸多新科戰將、躍升為國會最大黨的藍軍陣營,仍未讓人感受到應有的議題主導力、政策前瞻性與整合的戰力,而且從總統選舉的搭檔到召委的擬議禮讓,外界都只看到權位的分配、政治的算計,而非理念路線或民生福利的擘畫,這是當前在野合作最大的盲點,必須在未來的立法實質面上盡速拿出成績,才有可能獲得民意的認同。國民黨唯有提出福國利民的法案與國家發展的主張見解,讓民眾黨不能也不敢拒絕、而且主動爭取合作,才是建立黨格、贏得民意支持的正辦,絕非謹小慎微、一廂情願的委曲求全。

優先法案 秉持信念

 目前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擬推動修法,讓陸籍配偶取得我國身分證年限比照外籍配偶,從6年縮短至4年,並列為優先法案,民眾黨團也已經表態支持;此舉不僅可彰顯「陸配平權」的人權價值,更可促進兩岸善意,足可視為國會新氣象的代表性立法工作。但可預見的是,只要一牽扯到對岸,民進黨立刻會轉為政治意識形態之爭,連「增加健保負擔」都可成為卡案理由。因此藍白兩黨必須堅定正確信念、攜手合作,無懼政治干擾,貫徹立法完成。

 今年7月NCC人事案,8月底考試委員人事案,10月底大法官人事案;2025年1月底公平會委員人事案,10月底審計長人事案,11月底中選會委員人事案;2026年5月檢察總長人事案,7月底監察委員人事案,以上都要經過立法院同意,方能確定人事,也是在野黨真正能有效監督執政黨的戰場。尤其NCC作為綠營東廠,胡作非為已久,內藏的黨政利益亦臭不可聞,指標意義極強,這次換血必須注入制衡力量,乃至恢復中天上架,還以新聞與言論自由的公道,尤非藍白兩黨合作不可。

 在國會改革方面,可謂百廢待舉,但原本為強化詢答即時與機動性的即問即答模式,在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帶頭惡整加上現任閣揆陳建仁有樣學樣下,現已淪為官員反質詢、動輒打斷搶話、耍賴斥罵立委的民主亂象,所謂「不尊重國會」的重新定義,應該在立院詢答模式上有所規範,以利立委監督職權的行使。

 而一向被國民黨所忽視的智庫,也應該成為與社會對話、與公民團體和國會民意機關連結的平台。國民黨與民眾黨唯有確實掌握社會脈動與主導議題的創造力,才能真正跳脫在野合作的窠臼。(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