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4・中時-綜合報導

2018-07-04・中時-綜合報導
台灣追求去中化 寧夷勿華

院士王德威強調「更重要的是培養公民」

中研院院士會議3日邁入議程第二天,中研院院士王德威在主題演講時論及,在台灣引起不同立場交鋒的去中國化運動,實則呈現的是一種「漢族以內、寧夷勿華」欲望;但無論我們是自居移民、遺民,或夷民的後裔,首重培養公民,只有不被一黨一派之私所囿的公民社會,才能延續台灣文化的政治命脈。

血統論的幽靈 揮之不去

 王德威昨是以「台灣:從『文』學看歷史」為講題,說明文白之爭、文體之辯及文化之別。他表示,去年暑假引發各界爭論的12年國教高中國語文課綱文白之爭,他被無端牽扯,但這些爭論過於表面,應有更深刻的討論。

 而談到現今最熱議的去中國化運動,王德威表示,誇張一點的說法,就是「寧夷勿華」。只是去中國化的中國是什麼,「中國作為政治主權的實體不過短短100多年,但之前中國的定義不是國家主權嚴厲跟嚴格的代名詞。」

 邁入新世紀以來,縱然台灣論述充滿求新求變企圖,「亞細亞的孤兒」發現自己是「台灣之子」後,老牌血統論、身分論的幽靈仍揮之不去。

 王德威強調,用地理方位切割「華夷」,已不合適,如果政客或名嘴把「華」這個概念,捧得很高或無限醜化,反之把「夷」的概念,捧得很高或無限醜化,都太過簡化,也往往是民粹的開始。

 王德威提到,400年來的台灣社會,如今出現前所未見政治擾攘,殖民、移民、遺民的勢力你來我往,形成國族、地域、族群、文化及意識形態的力量衝壓擠撞,這些論述導向一個歷久彌新的文化命題即「華夷之辨」,而華夷問題是華夏文明發展近3000年來,不斷爭執跟定位的過程,就像在商朝時,山東被當作是「夷」,就是「非我族類」的意思,也呈現「華」跟「夷」的定義,是不斷在變動的。

守法公民社會 延續文化

 王德威認為,無論是「移民」、「遺民」或「夷民」的後裔,當代台灣更重要的挑戰首在培養公民,只有守法講信、不為一黨一派之私所囿的公民社會,才能延續台灣文化的政治命脈。他並引述了管中閔的詩作〈讀史札記〉。

地理切割「華夷」已不適合

 管中閔昨日晚間在臉書發文,提到王德威上段演講內容及他的詩作,寫道:「令我大吃一驚的是,演講最後以院士作品為例,竟然提到我多年前舊作。」

(中國時報/李侑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