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長謝國樑罷免案以不通過收場,藍軍全體總動員支援,除了不丟掉基隆政權外,最主要還是要防堵明年可能發生的大罷免潮,阻止罷免破窗效應,讓民進黨有機會遍地開花;而歷經這次罷免,也該檢討國內政治對立亂象,賴清德總統「以鬥治國」策略該調整了。
藍軍這次面對罷免案一改過去冷處理戰術,而是全軍總動員,不僅藍營大咖、各級民代輪番站台,選前掃街、造勢,有如讓謝國樑再選一次,儘管最後開出的票數顯示罷樑票未及罷免門檻,藍軍在此役中可說是不敢不慎。
主因無非是民進黨放話明年起發動遍地開花的「大罷免」,立法院三黨不過半,對民進黨來說,能拉下國民黨幾席算幾席,目標就是要回單獨過半的優勢,讓執政順暢。罷樑只要一過,相當於立刻點燃大罷免時代的狼煙,全台將遍地烽火。
然而此次罷樑失敗,罷樑方票數輸給反對派,單獨票數也未及門檻,可謂雙輸,這讓藍軍士氣大振,也讓綠營接下來推動罷免少了底氣與動力;綠營要再發動罷免就難用遍地開花作法,給予藍委威脅,須謹慎評估勝率高的選區集中作戰。
而賴總統上任以來,朝野關係不睦,國會改革撕破臉,如今為了總預算卡關而吃的和解飯也破局,行政部門還是寸土不讓,無非也是想利用這樣的氛圍,朝野玩膽小鬼遊戲,藉此累積明年罷免能量,如今藍軍先拔下一籌,讓壓力回到綠營。
賴政府愛用「鬥」來治國,想利用輿論壓力來施壓在野,威脅青鳥會飛出來、罷免會遍地開花,就是沒有打算在朝小野大的政局下謙卑溝通,讓朝野和解、聯手治國。罷樑失敗,賴政府也該思考遞出橄欖枝,讓國家回到正軌。
罷免制度經歷這幾年的一來一往,綠罷藍、藍罷綠,也該適當修法了,讓罷免案回到初衷。憲法雖賦予人民罷免權,但不該被濫用,民選公職每任都是4年,做不好的就別想連任,頻繁罷免變成政治惡鬥的報復戲碼,也消耗社會資源,要是通過了還可能要補選。
而從歷次罷免來看,過程中總是會掀起各種社會對立,比如高雄市長罷免案後,藍軍發起多處罷免一樣,一場罷免造就更多罷免,沒完沒了。罷免應是公民不得不的權利,而不是政客搞政治操作的手段,不合格的政治人物自然禁不起選舉考驗,不必每年都要勞民傷財,該修法就須修法。(中國時報/周毓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