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看過這樣的標題:「你知道智商的遺傳是來自於母親嗎?」或是:「看起來像一幅普通的油畫,當我發現事實後,我的下巴掉了!」「臨死病人最後悔的18件事,尤其是第14個!」「這個14歲小男孩的歌聲驚為天人,3分34秒的反應讓我嗆到了!」……小心,你可能正在看「農場文」。
「農場文」指的是被稱為「內容農場(Content Farm)」的網站或網路公司,大量炮製內容低劣的網路文章,目的是要取得網路流量以賺取網路廣告等商業利益;例如經常在社交網站出現的BuzzHand、teepr.com、coco01、life.com.tw等網站,都是著名的內容農場,它們的共同特色都是釣魚式的驚悚標題、錯漏百出的內容,只為贏得關注,獲得點閱率。
「農場文」只關注點閱率,不在意真假;另一種我們生活中充斥的「假新聞」,卻有可能成為惡意抹黑他人的工具。農場文/假新聞對閱聽人、媒體乃至整個社會有哪些影響?網路時代,如何辨識甚至抵制農場文/假新聞,從而追尋資訊的真實性?
中秋節到了,類似「香腸和養樂多一起食用會致癌」的訊息就雪片般飛來;芒果盛產季,「芒果打催熟劑,不能吃」新聞在手機中流竄;甫落幕的10項公投,第16案以核養綠,選前幾天被傳「因為中選會臨時改題,若是不同意廢核者應該改為勾不同意」,被焦慮的長輩們推爆……打開line、臉書、推特、微信,現代人的生活被海量的訊息鋪天蓋地淹沒,它們又稱農場文/假消息。
農場文,意味著可以無限量地產製內容;農場文可能是由一群人負責轉貼文章並改標題,也可能由電腦軟體自動編湊,因為量大,很多時候粗製濫造,甚至題文不符。
「我都跟學生講說農場文不必看,看了反而讓自己困擾!」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廣電系教授賴祥蔚說,辨別農場文/假消息,第一就是看內容出處;如果不是有品牌的媒體,可能可信度就會有問題;有的農場文會寫出原始出處,他也會建議學生簡單查證一下,看是不是真的有這則新聞?如果有,有沒有修改或變更?因為值得報導的新聞通常不會只有一家媒體報導,就算是獨家新聞,只要原始出處正確,通常就比較可信。
另外現在也流行「小編」的概念,賴祥蔚認為,擷取別人的新聞甚至是新聞抄襲,本身就有道德爭議;何況小編對新聞的理解也很可能出錯,「新聞報導本來就是二手消息來源--當事人是一手,記者是二手--小編再改就變三手;所以盡量還是要回到原本的報導。」
當然有時候有品牌的媒體也會被騙。賴祥蔚說,他才剛寫了一篇文章〈假新聞的查核方法〉,敘述他看到臉書有人分享「奈及利亞的海關查獲了中國進口的塑膠米」,來源是國內某報引述BBC中文網報導,上網一查,多家媒體都轉述了這則新聞;他到原始出處BBC中文網,也真的看到這則消息。最後才發現這是一則假新聞,且已經傳了5、6年,每隔一陣子就拿出來炒冷飯。
賴祥蔚說,閱聽人要保持懷疑的心態,學者、記者都會被騙,平時還是要累積新知,用自己的常識去判斷新聞。
「放棄也是一種選擇!」網路時代,如何辨識甚至抵制農場文/假消息,從而追尋資訊的真實性?其實若是討厭內容農場,目前已經有不少工具,像是網上已經有「封鎖內容農場」軟體,提醒閱聽人「你正準備打開內容農場」,其中被列入內容農場的台灣網站還不少。
早在2009年或更早,國外就有些網站因為要騙取搜尋引擎在搜索結果的前段排名,就用人工或機器的方式大量生產品質不穩定的文章;近年網路上的「內容農場」愈來愈猖獗,涵蓋飲食、八卦、影劇、健康議題等各種類型,內容無稽,點閱率卻是奇高,之前雖被google以演算法攔截,卻又轉戰到臉書上。不過已經有網友設計出專門封鎖內容農場的外掛軟體,提醒閱聽人不點、不看,還列出國內外內容農場網站,讓垃圾文章無處可躲。
網友Ben Lau開發Chrome瀏覽器專用擴充程式「封鎖內容農場(Content Farm Blocker)」,協助使用者過濾內容農場網站。他表示只是消極的不點擊、不轉載還不夠,有時點錯還是會跳出來;因此這套軟體是讓用戶正要打開農場文時,就會跳出來攔截,顯示字幕「你正準備打開內容農場,要繼續嗎?要是感到煩厭,放棄也是一種選擇啊。」
(臺中市政府新聞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