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30・中時-專題報導

2018-12-30・中時-專題報導
教育翻轉 培養全民媒體識讀力

拒絕傲慢與偏見,培養”媒體識讀力“

近年來媒體識讀課程越來越受重視,政府也積極開課推廣。圖為2018臺中市政府媒體識讀宣導–拒絕「傲慢與偏見」- 培養”媒體識讀力”研習營,邀請到中國時報副總編輯蕭承訓授課,教民眾如何識別假新聞。(中國時報資料照片)

因應新媒體型態,世界各國皆非常重視媒體識讀或媒體素養教育,希望教導數位時代的學生擁有區辨真假新聞、判斷好壞內容及近用優良內容的能力。

在英、美等先進國家,認識媒體已成為重要的公民素養,更將媒體識讀列為他們中學以上最重要的課程之一;至於小學生,則因為使用數位科技能力有限,媒體素養主要是融入課程中學習,不開設專門課程。

相較之下,臺灣在這方面的進展比較慢,現在有幾十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開設媒體素養課程,但還是有很多學校因為沒有師資而開不成;至於中小學,媒體素養課程開得更少。本專題是採訪大學、學者及官員,討論臺灣各教育階段媒體素養教育的推動狀況,及未來的因應策略。

面對google世代 大學紛開媒體識讀課程

網路資訊氾濫,國內有幾十所大學開設媒體素養課程,提升學生相關知能。大學老師表示,現在學生上課隨時會藉由筆電或手機google相關訊息,對老師教學帶來挑戰;此外,每個人都是媒體的時代,如何教導學生相關法律知識,也是媒體識讀課程的重點。

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胡元輝表示,他在學校通識教育中心開媒體素養課程,曾放《大學生了沒》電視節目討論南部和北部大學生穿著及穿內衣有什麼不同的影片,讓學生去討論這樣的節目能否達成娛樂效果?還是只是造成不同區域學生的刻板印象?

胡元輝進一步指出,許多大學生未來想做網紅或Youtuber,他們在課堂上曾討論知名網紅小玉的行為(如在浴缸裡面放進400包泡麵)是否適當或有沒有違法?事實上,臺灣法律對與網路行為是低度管理,網路平臺自律很重要。

清大通識教育中心主任翁曉玲,近幾年每學期都開設實體教室及線上「磨課師(Moocs)」的「媒體探索與反思課程」,師生一起討論媒體發展與政治、社會之間關連性。

「學生上課可以帶筆電及手機,常常我在講課時,學生就在網路上google資料來相互比對。」翁曉玲說,現在老師要面對google大神的挑戰,不過她也提醒學生,google到的資訊不見得正確,取用具有公信力網站的訊息比較不容易出錯。

「自媒體時代,每個學生也都是媒體,但不小心就會觸法。」翁曉玲表示,學生常使用臉書等社群媒體,她就告訴學生,對於事情的陳述要符合事實,放上去的照片也要很慎重,否則就可能涉及違反刑法或兒少保護法。

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周美芳開設的「媒體識讀」課程則是針對醫學領域學生的需要而設計,她在課堂上,會請同學蒐集媒體的健康新聞來分析,找出錯誤後,再去訪視專家,然後以淺顯易懂的方式重新改寫此新聞,讓一般民眾也看得懂。

建構全民媒體識讀教育 對抗假訊息最佳利器

教育部2002年發布「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並在明年要實施的12年國教科技領綱中加入媒體識讀及資訊倫理的內容,表達對媒體素養的重視,尤其台灣已經進入媒體社會,媒體素養教育更應該獲得重視。

1990年代,英國將「媒體識讀」作為國定核心課程之一,並搭配學校教育及中等教育證書考試來推動。至於美國,1989年就有「媒體識讀中心」非營利組織的成立,關注介暴力、兒童收視媒介等議題,1998年「媒體教育聯會」則號召專業媒體工作者,協助推動媒體識讀教育。

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胡元輝說,國內大學若沒有傳播科系,就會因缺師資而很難在通識中心開媒體素養課程,教育部應該出面將師資、教材、教案進行整合,然後融入教學裡面,以讓學校很容易開課。

胡元輝表示,政府重視假新聞議題,對於推動媒體識讀教育,他建議,教育部、NCC及文化部等單位組成一個跨部會的組織,計畫性、系統性的在中學以上推動媒體識讀課程,小學則採融入式方式處理。

世新大學新聞系講師余陽洲指出,學生在校接受媒體識讀教育,但如果回家後,跟著阿公、阿嬤聽地下電臺賣藥,或是跟爸媽看不好的電視節目,學校教育的效果會被抵銷。他建議教育部,除了在學校推動媒體識讀,更應擴及到社會大眾,譬如鼓勵更多社區大學開相關課程,讓成年人也具媒體素養。

教育部回應,已將「網路法律」、「網路安全」列為教育宣導與推動主題,除持續充實相關數位教材外,也將持續、強化及執行「資訊倫理與安全健康上網教育融入教學課程」,以讓學生學習正向運用網路。臺中市政府新聞局廣告

(臺中市政府新聞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