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8・中時-綜合報導

2019-11-08・中時-綜合報導
兒童燒燙傷防治議題訪查概況

暨巡迴宣導啟動記者會

前幾天有位父親開車緊急煞車打翻熱豆漿,後座的4歲女兒被燙傷,造成全身40%的2度燒燙傷,傷勢集中在前胸、後背、四肢,受傷範圍過大且錯失急救時間。事實上,兒童燙傷在各個角落不斷上演,根據衛生署統計,台灣地區1到14歲兒童死亡原因中,意外事故傷害排行第一,其中,又以燒燙傷是最常發生的憾事。

中華民國兒童燙傷基金會張文瀚董事長
中華民國兒童燙傷基金會張文瀚董事長

今(7)日的「兒童燒燙傷防治議題訪查概況暨巡迴宣導啟動記者會」,會公布「父母最常見的三個有關燙傷的錯誤觀念」,同時倡導「兒童燙傷宣導」的重要性。以傳達燒燙傷預防、急救等正確觀念 。

中華民國兒童燙傷基金會表示,台灣早年沒健保,如果家裡有一個小孩燒燙傷,等於這個家就要賣房子、傾家盪產,才有機會救活、展開漫長的復健路。所以馬偕紀念醫院與中國美生總會慈壇社,1988年11月共同發起成立了本會,與設有燒燙傷中心的醫院合作,並以協助燒燙傷兒童獲得適當的醫療,促進各界對病童的關懷為宗旨,共同救助燒燙傷兒童。

陪伴大家走過30個年頭,很感謝各界支持了我們30年。基金會成立於11月,作為台灣燙傷防護教育與宣導的領頭羊,今年也特別選在11月舉辦「臺灣兒童燙傷宣導週」,更顯意義。而11月20日也是世界兒童人權日,基金會希望藉由宣導週的舉辦,提倡兒童應該更積極被保護、預防燒燙傷及治療,一起倡導兒童安全。從今天開始到月底,於北中南巡迴,在馬偕紀念醫院11/7(四)-11/15(五)、國軍高雄總醫院左營分院11/18(一)-11/22(五) 、彰化基督教醫院11/25(一)-11/29(五)宣導防護知識;同時前進北中南共15間小學,邀請劇團人員到各校說故事, 搭配專業醫護人員解說,讓孩子在互動中自然而然記起救護知識,讓燙傷防護知識在校園扎根,也教育全民如何真心接納,用愛包容。

馬偕紀念醫院外科部董光義部長
馬偕紀念醫院外科部董光義部長

因全心投入八仙塵爆搶救,獲頒「第一屆台灣真英雄獎」的馬偕紀念醫院外科部部長董光義表示,嚴重燒燙傷對生活衝擊很大,能活下來已是萬幸,每天還要經歷皮肉分離的撕心裂肺之痛,傷疤的臉要面對大眾,蜷曲的手要伸出來,每一步需要莫大的勇氣,希望社會多接納傷友,給予他們真心的包容,為他們加油打氣。

遠見研究調查莊天憐資深研究專員
遠見研究調查莊天憐資深研究專員

由中華民國兒童燙傷基金會攜手遠見民調中心,針對18歲以下小孩的家長做全台訪查,以電腦輔助電話訪問500位家長,主要以「居家預防」、「燙傷處理觀念」和「沖脫泡蓋送細節」三大面向,結果發現多數家長對前兩大面向的認知普遍都高,分數分別為88.6分和85.4分,但對「沖脫泡蓋送」的了解程度相對較低。

訪查顯示,高達99.2%的民眾有聽過「沖脫泡蓋送」處理燙傷的五步驟口訣,但部分細項的認知程度還需加強宣導(詳見表)。其中「沖水時間為15-30分鐘」的認知錯誤比例最高, 有77.3%的家長答錯,正確率僅22.7%,代表大部分民眾不曉得沖水所需的時間要多久?其次只有56.8%的民眾知道「送醫前將傷口泡在水裡」;知道「燒燙傷傷口應該用乾淨布巾蓋住。」正確觀念的人也才67.1%,說明還有三成的人沒有正確觀念,詳細一問才知道民眾誤認為燒燙傷傷口,需保持乾燥或透氣。而在「居家預防」、「燙傷處理觀念」上,還可更加強宣導的有「火柴和打火機放置高處 
」、「洗澡水先放冷水」,以及「燒燙傷傷口是可以包紮的」。

中華民國兒童燙傷基金會為了讓民眾遇上燙傷意外時能更正確、有效的處理,大力推廣「沖脫泡蓋送」五字訣,且呼籲大眾要確實做好急救步驟:沖水15分鐘以上,或將受傷部位浸泡於水中,降低皮膚表面熱度,才能降低熱度延伸造成的傷害。期望國人都能有正確的預防燒燙傷認知,進而在黃金處置的第一時間,將傷害降至最低。

表:民眾對沖脫泡蓋送的細節認知不足,尤其不知道送醫前需沖水15-30分鐘

  沖脫泡蓋送步驟認知 正確 不正確
發生燙傷第一個動作是沖水 89.6% 10.4%
沖水時間15-30分鐘 22.7% 77.3%
盡快將燙傷部位衣物脫下或剪開 75.7% 23.9%
送醫前將傷口泡在水裡 56.8% 41.4%
燒燙傷傷口應該用乾淨布巾蓋住 67.1% 30.7%
發生燒燙傷要盡快送醫院治療 88.4% 10.4%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兒童燙傷基金會

關於中華民國兒童燙傷基金會:今年成立第31年。長年來,基金會一直致力於四大面向:醫療救助、燒燙傷預防急救之推廣宣導及教育、身心重建、醫療水準提昇。基金會一方面對大眾傳達燒燙傷預防、急救等正確觀念,喚醒社會大眾對兒燙防護的未知領域;另一方面成為傷者與家屬的支柱,陪伴他們走過身心復健的漫漫長路。

(中國時報/王儒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