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歲罹患乳癌多年的黃菊芳,離世前正逢母親節前一天,她開始躁動不安,妹妹黃嘉楀偕母親探視,嘉楀同時牽起姊姊與媽媽的手,代姊姊向媽媽說完最後一句話:「母親節快樂,謝謝妳照顧我。」話才說完,黃菊芳不再躁動,了卻心願的她,安然離世。
居家安寧 恆基提供醫療協助
黃菊芳外型亮麗,是大家眼中的漂亮女生,不幸在10年前發現乳房變硬,進而確診罹患乳癌。為了不讓家人有負擔,她未雨綢繆,將保險一一備好。今年過年前,她的癌症已轉移到腹部,又接續罹患帶狀皰疹,吃不下也睡不著,體重只剩30幾公斤,由於病情已無法再有起色,家屬為她安排居家安寧,由恆春基督教醫院協助她好好走完人生最後旅程。
未婚的黃菊芳,癌末時都由母親、兄弟姊妹輪流陪伴,當時她已鮮少進食,家人準備的亞培安素,一罐也吃不完,癌症的疼痛令她日夜混亂,睡眠品質相當差,醫護人員為她貼上疼痛貼片,並協助她補充營養,離世前的最後幾天,她開始呼吸困難,並依靠氧氣製造機度日。
痛失親人 所幸善終稍獲慰藉
就在母親節前一天的半夜11點多,恆春基督教醫院居家護理所所長高美鐶的手機響起,話筒另一邊傳來黃菊芳妹妹黃嘉楀慌張的聲音說,姊姊突然變喘、變熱,好像想說什麼話,一直吃力地揮手。
高美鐶突然想起再過幾個小時、隔天就是母親節,也許黃菊芳想和媽媽說話,便請黃嘉楀握著姊姊的手,放在媽媽的手上,代替她向媽媽道謝。黃嘉楀照著做,並說出「母親節快樂,謝謝妳照顧我」,這一句話圓了黃菊芳最後的心願,話才說完,黃菊芳的躁動便慢慢緩解,過了12點便安然離世。
至今,嘉楀的母親仍未走出喪女之痛,總是心疼女兒沒有結過婚、生過子。黃嘉楀坦言,面對親人在自己身邊離世,當下相當害怕,不知可以做什麼,所幸有居家安寧團隊的幫助,讓姊姊能夠善終。未來她也會簽署放棄急救,一切後事從簡,把骨髓撒在土裡,不增加下一代的負擔。
(中國時報/林周義)
臉爛發臭拒見人 「天使」讓他卸心防
一名罹患口腔癌的男子,臉部腐爛到沒有下巴,躲在家中「等死」,拒絕任何人靠近。白衣天使為了接近他,忍住強烈的腐臭味,一改以往習慣,脫下口罩來到他身邊,只為了讓他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旅程,她是38歲的高美鐶,恆春基督教醫院居護所所長。
這名口腔癌男子曾在感情上受過傷、遭心儀女子拒絕,一生未婚。罹癌後因為發現得太晚,醫院愛莫能助,只好請他回家,他卻因而再度嘗到被拒絕、遺棄的滋味。
情感上的創傷,導致男子對人總是拒於千里之外、足不出戶,即使有人想見他,也總因自覺充滿腐臭味,對方可能只是基於同情,或只是想看笑話而拒絕。高美鐶了解狀況後十分心疼,為了拉近距離,決定摘下口罩,為他進行居家安寧訪視服務。
「我想讓他知道,我今天來這裡不是為了同情他」。男子剛開始時不讓高美鐶觸碰傷口,也拒絕換藥,但彼此聊了2小時之後,男子終於接受高美鐶的協助。高美鐶對他說,「因為我會邊聊天邊換藥,我現在要戴上口罩,以免口水沾到你的傷口」,男子此時才知道她戴口罩不是嫌他味道重,而是要保護他的傷口,終於打開心房。
居家安寧細節多,不同的個案,需用不同的因應方式,為了維護自尊,患者能夠自己做的事,高美鐶絕不插手,有時還會請對方幫忙扶著紗布、自己擦口水,「就算擦不乾淨,但至少讓他知道還能為自己做事」。
日劇《送行者》中的一句話,「誰不想死的時候在自己的家鄉」,令高美鐶下定決心,從醫院來到社區,在家鄉做居家安寧服務。她有感而發表示,安寧有時不是著重在看診、護理,而是彼此的信任感,陪個案離世雖會不捨,但她仍樂於與病患交朋友,當對方有需求時,及時給予幫助。
(中國時報/林周義)
偏鄉就醫難 半途往生憾事頻傳
恆春半島城鄉差異大,山區裡的年輕人多前往外地謀生,留在家鄉的多是老人與小孩,因交通不便,有些人錯失治療黃金期,有些人則在往返醫院的途中往生。醫護人員認為,人口老化的偏鄉,善終仍是一大棘手問題。
恆春半島約有3個台北市大,距離高屏有2小時的車程,有「半島中的離島」之稱。恆春基督教醫院院長陳志成表示,在恆春,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在部分鄉鎮超過20%,高於全國平均值,因人才招募不易,恆春醫師不多,急重症、癌症病人常須往外送,甚至因路途遙遠,在車上往生。
恆春基督教醫院居家護理所所長高美鐶表示,恆春地區沒有腫瘤科醫師,民眾若罹患癌症,就得往高雄的醫學中心跑,一路奔波100多公里,常有即將離世的癌症患者不想在醫院聽著機器聲死去,忍著最後一口氣返鄉,無奈在半路中離世,讓善終之路遙不可及。
一名獨居於恆春老家的原住民阿嬤,因沒有子女,想回家卻擔心沒人能照顧自己,等到最後一刻才從高雄醫院送回家,但到家前已死亡,由於傳統認為斷氣後的8小時,聽覺尚未完全喪失,趕回家鄉的姊妹只能在她耳邊細語,告訴她已到家,家中的場景都沒有改變。
高美鐶感慨,交通不便的恆春,善終仍是棘手問題,尤其在重視家庭觀念的偏鄉,長者多希望在家中往生,但回家的路卻很遙遠。政府常說蓋鐵路、拚觀光,但鐵路無助於民眾的就醫,偏鄉醫療的問題也不只是資源與人力。
陳志成因而呼籲政府,為恆春開闢通往高雄的快速道路,藉此縮短車程,才能避免急救不成、也無法善終的憾事一再發生。
(中國時報/林周義)
生命倒數 心靈撫慰重於醫療
生命的意義在哪裡?是所有人臨終前都會有的疑問。恆春基督教醫院居家安寧團隊,藉由牧師的靈性介入,協助患者與重要的人和好,完成「道謝」、「道歉」、「道愛」、「道別」等四道人生,協助病人不留遺憾地離世。
恆春基督教醫院主任牧師林坤易的父親在醫院中過世,看過許多生離死別,感慨許多人臨死前帶著遺憾,因而投入居家安寧工作,盼協助病人探討生命的意義。他說,面對死亡,一般人最常放不下感情,甚至對東方人來說,表達愛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曾有一名40幾歲、患有腦部腫瘤的男子,原是一名貨車司機,家有一名外配太太,和就讀國小的孩子,因經濟狀況有困難,生活多仰賴姐姐的協助。罹癌末期的他,頭部因長出腫瘤而變形,最後決定居家安寧。
這位男子最擔憂自己離世後,家庭失去經濟支柱,團隊成員了解之後,便協助他們申請社福資源,臨終前的那一刻,男子已意識不清,年幼的孩子趕回家,看著爸爸卻說不出話,林坤易見狀,便引導孩子向爸爸道謝、表達愛,爸爸隨即安詳離世。
恆春基督教醫院居家安寧團隊表示,死亡不同於婚姻,一生只有一次,每個人面對死亡都會感到陌生,生命只剩倒數時,對某些人來說,最重要的不是醫療,而是心靈上的需要,而道謝、道歉、道愛、道別,即是完成善終的重要功課。
(中國時報/林周義)
- 策劃:郭石城
- 執筆:林周義
- 攝影:黃子明、王英豪、杜宜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