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9・Array

2024-05-29・Array
社評/我是台灣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樂團五月天日前在北京鳥巢開唱,主唱阿信脫口而出「我們中國人」,另一位人氣歌手蔡依林在大陸南昌開唱,向台下歌迷大喊「我們中國南昌最熱情了」,竟引爆綠粉不滿,各種強烈批判紛紛出籠。總統賴清德緩頰說,「他們(指這些藝人)在別人的屋簷下,國人應給予諒解。」話雖顯得大度,但顯然並不認同「中國人」的說法。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直言,「什麼時候稱我們中國人是一件需要被原諒的事?」

自稱中國人何錯之有

 賴清德520就職演說時,提到「無論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或是台灣,皆是我們自己或國際友人稱呼我們國家的名稱,都一樣響亮。」這個說法暗藏兩國論,因而引發爭議。但他畢竟不否認中華民國也是我們的國名,中華民國本來就簡稱為中國,既然如此,阿信和蔡依林認同中國何錯之有?

 根據教育部辭典,「體諒」的意思是「設身處地為人著想,給以諒解。」也就是說,雖不同意但可原諒。賴清德安撫綠粉不應該說要體諒藝人,而是要正告綠粉,阿信和蔡依林並沒有說錯。

 就生活在台灣的人來說,台灣人和中國人本來就不是兩個互斥的概念,前總統馬英九說「中華民國是我們的國家,台灣是我們的家園」;曾經參選總統的新北市長侯友宜以台語表達了相同的認知:「中華民國是咱的國家,台灣也是咱的厝!」

 這種說法最早是由先總統蔣經國所提出。蔣經國曾說自己「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主張凝聚新台灣人共識的先總統李登輝,在執政初期明確表示「一中就是中華民國」,稱自己「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更曾以「兩岸中國人」稱呼在台灣和大陸生活的人;前總統蔡英文早年也曾表達「我是中國人,因為我是念中國書長大的,受的是中國式教育。」

 蔣經國說自己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是想化解當時社會的省籍矛盾,他的意思是從大陸來的「外省人」已經在台灣生活、工作幾十年,吃台灣米、喝台灣水,當然也是台灣人;李登輝和蔡英文則是從文化的根與傳承來看,生長於台灣的人,先祖來自大陸,接受傳統的教育和文化價值,當然也就是中國人。

 正如阿信所說,他的祖父告訴他,家族來自大陸泉州,他的名字「陳信宏」中間「信」字,是根據族譜一路排下來的,告誡他不能忘本,因此,當他知道泉州受到颱風侵襲發生嚴重災損,立刻捐了900萬人民幣,還感性地說:「希望能回饋一點給我的家鄉。」

端午節一定要吃粽子

 駐日代表謝長廷同樣有懷祖念鄉之情,2012年他到大陸「開展之旅」,在福建謝氏宗祠祭祖時忍不住落淚,到廈門時,謝長廷說:「感受熟悉的語言、文字,還有很習慣的文化,就像去兄弟的家一樣。」前總統陳水扁任內曾說自己是福建詔安的客家人,希望有機會回去「尋根」,一次接見外賓,還從皮夾裡拿出了一張小紙條,寫著祖籍的地址,說自己一向不敢忘本。

 對生活在台灣的人來說,「中國人」與「台灣人」是互為表裡的緊密關係,即使台獨立場鮮明的綠營政治人物,也無法否認自己的根來自中國,更不能否認生活中處處可見的習俗、習慣,都源於一脈相承的中華文化。遠的不說,再兩個禮拜就是端午節,即使粽子已經是日常食品,隨時隨手可得,但端午節還是要吃個粽子才有過節的感覺,為什麼?因為這就是文化、就是傳統、就是我們共同的記憶。

 大陸總書記習近平4月間與馬英九會面時提到,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這是一個偉大的民族,創造了舉世無雙的中華文明。卓榮泰新內閣日前「新兵訓練」,賴清德致詞時引用《三國志》訓勉閣員。《三國志》是西元3世紀歷史學家陳壽所撰寫的中國斷代史。看來,賴清德並未忘本,願意從傳統中華文化和歷史中汲取養分。我是中國人、我屬於中華民族,賴清德當然可以說得理直氣壯、毫不彆扭!

 台灣人不是大陸的國民(公民),卻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兩岸是一家人,要用和平方式解決分歧。(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