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5・旺報-綜合報導

2019-06-05・旺報-綜合報導
學垃圾分類 滬大媽頭等大事

7.1起強制分類 單位混裝混運最高罰5萬人幣

7月1日起,上海將步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現在各小區街道辦事處都將這事當「頭等大事」來辦,小區布告欄全張貼垃圾分類指導,花圃裡還插上宣傳裝置,部分小區已執行「定時定點」收集垃圾,怕有人亂丟,還將小區裡的垃圾桶全撤了。大部分小區都試行垃圾分類,設有分類箱房,但未必24小時開放,於是「996上班族如何扔垃圾?」話題成了近日上海熱議焦點,有些小區甚至引入了智慧式垃圾桶,到目前為止效果不彰,變成了擺設。

上海市人大在今年1月31日就表決通過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中,將推行20多年後的「垃圾分類」正式納入法治框架,個人混合投放垃圾,今後最高可罰人民幣200元;單位混裝混運,最高則可罰人民幣5萬元。

知易行難屢見亂丟

徐匯區一小區裡的大媽對《旺報》記者說,現在垃圾要分類成乾垃圾、溼垃圾、可回收及有害垃圾共四大類,雖然小區宣傳很多了,但就是有人搞不清楚,這裡面以乾溼垃圾要分乾淨最麻煩。她說,吃剩的飯及果皮要倒出來,溼垃圾裡面一片紙巾及包裝都不能有,被抓到要罰錢,現在試行階段沒那麼嚴,很多人都沒有認真分類。

在家裡先做好垃圾分類也花時間,一位理髮店小哥說,他自己在家丟垃圾也不知道要怎麼分類,大概就是分成可回收及垃圾兩大類。那這樣可以拿到小區分類箱丟嗎?小哥說:「反正都不是我去丟的,不知道可不可以!」

上海徐匯區一位大媽正將分類好的垃圾丟至垃圾分類箱房。(記者葉文義攝)
上海徐匯區一位大媽正將分類好的垃圾丟至垃圾分類箱房。(記者葉文義攝)

確實,記者實際到小區裡家用垃圾分類箱查看,雖然分成四個桶,還有語音不斷提醒要先做好分類,但有些垃圾並未放在應該放置的位置上,很多桶子還滿出來。但記者注意到,分類箱上都設有監視器,應該就是要制止民眾亂丟垃圾。

一些小區還引進智慧垃圾桶,居民掃一下積分卡,就能打開桶門,將乾溼垃圾分類投入,還可以累積綠色積分,換取雨傘、垃圾袋等生活用品。

智慧垃圾桶成擺設

不過,據了解,這些智慧垃圾桶要不掃碼時,垃圾桶的蓋子怎麼也不開,顯示已滿。要不就是設備經常壞,蓋子全天候都開著。有位大伯說:「家裡負責扔垃圾的大部分是我們這種中老年人,扔個垃圾還要一步兩步三步去操作,我們哪裡搞得清?這種智慧設備真能識別你有沒有分類啊?」

看來,上海垃圾分類要見明顯成效,恐還有很長一段路。實際上,大陸國務院旗下的生態環境部近日公布的調查就顯示,大陸民眾普遍認可「垃圾分類」的重要性,但僅3成受訪者認為自身在垃圾分類方面做得「非常好」或「比較好」。(特派員葉文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