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旺報》及鳳凰網主辦的第九屆「兩岸徵文」頒獎典禮24日晚上在台北舉行,有來自大陸、港澳約20家主流媒體代表與會。本屆徵文得獎者共八人,其中大陸作者廖海珊及台灣作者林安儒分別以〈這些年我們被騙來台灣〉以及〈一條上海友人送給母親的棉褲〉獲得首獎,各獲頒新台幣10萬元;另有佳作獎,兩岸各有三人獲獎,各獲頒新台幣1萬元。
活動開始,首先由聲樂家簡文秀以《四月望雨》等四首台灣人最喜歡的民謠,即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歡迎來自大陸的朋友;最後再以《奇異恩典》為兩岸和平祈福,歌聲引得滿堂喝彩。
陸港澳20家媒體出席
接著,《旺報》社長黃清龍代表主辦單位致詞,他以23日的遊行為例說明,媒體在台灣倡導兩岸交流的不易,並以南宋詩人楊萬里的《桂源鋪》詩句證明兩岸交流勢不可擋。
前行政院長、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劉兆玄則讚賞連續舉辦九屆的「兩岸徵文」活動已經成為兩岸交流的一個知名品牌。
而出席本屆徵文頒獎典禮的大陸及港澳媒體代表來自包括《環球時報》、《深圳商報》、《第一財經》、《江西日報》、《江西都市報》、《徐州日報》、《南國早報》、《中山日報》、《華西都市報》、東方網、《揚子晚報》、《今晚報》、《澳門日報》、香港電視台等約20家媒體。
引起讀者熱烈迴響
每年的「兩岸徵文」活動都在兩岸造成極大的影響,本屆大陸及港澳媒體參訪團也從6月23日抵台後,展開六天五夜的參訪行程,包括參訪文創園區、知名景點等。
而《旺報》秉持傳遞兩岸和平訊息、增進兩岸相互了解的理念,九年來藉著「兩岸徵文」的欄目,以「台灣人看大陸」及「大陸人看台灣」為主題,徵集兩岸民眾的投稿,以民間個人真實經歷、切身感受,寫下對彼此最直接的認知,改變以往僅由官方、媒體報導所形塑的刻板印象,令台灣讀者得以更了解大陸,也加深了兩岸的交流與互動,得到兩岸讀者的熱烈迴響。
黃清龍引《桂源鋪》喻交流不可擋
《旺報》社長黃清龍24日在第九屆兩岸徵文頒獎典禮致詞時引用南宋詩人楊萬里的《桂源鋪》詩句中的「堂堂溪水出前村」,比喻兩岸交流前景勢不可擋。前行政院長劉兆玄則期待「兩岸徵文」活動能幫助兩岸同胞更加深入交流,為兩岸和平繼續做出貢獻。
「兩岸徵文」活動今年進入第九個年頭,作為主辦方之一的鳳凰網副總裁兼總編輯鄒明卻首次未能來台與會,黃清龍在頒獎活動致詞時對此表示「遺憾」;他表示,這反映兩岸現狀的複雜性,而推動兩岸交流從來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們立足當下、放眼未來,但不可否認的,我們經常受到曲折過去的牽絆。
黃清龍指出,「兩岸徵文」是見證兩岸交流歷史的平台,2009年《旺報》創刊後,就一直構思如何透過這個平台讓兩岸民眾來分享親身的所見、所思、所感,發掘本身的優缺點,進而學習對岸同胞的長處,增進彼此的認識。
黃清龍並引用《桂源鋪》的詩句:「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到得前頭山腳盡,堂堂溪水出前村」指出,這首詩可以用來對照兩岸交流的現況,以及兩岸關係的發展與未來,讓我們共同努力。
劉兆玄在致詞時首先讚賞「兩岸徵文」活動已經成為了兩岸交流的知名品牌,用意好,而且推動的成效一年比一年好。
劉兆玄指出,兩岸有共同的文化,講相同的語言,書寫同樣的文字,拜同樣的神明,但卻分隔了幾十年,在2008年兩岸直航前,光是往來一趟就要花掉十多個小時;一旦直航後,兩岸企業家、媒體、文化人、學子,各行各業的交流就非常頻繁,而且相互了解、互助合作快速積累。
劉兆玄說,中華文化是兩岸最大公約數,在這個基礎上,大家求同存異,雖然現實並不美滿,過程是曲折的、不是直線;他指出,兩岸交流一開始,總是新奇的、美好的,隨著交流的頻繁,也會出現問題,會看到彼此的缺點,但就像男女交往,透過深入交流後,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記者/宋秉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