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8・旺報-綜合報導

2019-06-28・旺報-綜合報導
人工復育搶救 安吉小鯢野放回家

1300米棲地仿生態環境 提高存活率

在浙江省安吉縣,有一種瀕危動物──安吉小鯢,這種神奇的小生物,1990年代才正式發現與命名,而且目前全世界主要集中在安吉縣。為了增加小鯢的數量,浙江安吉小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浙江自然博物院等部門,近年來展開安吉小鯢仿生態人工繁育,終於取得了成效。近日,100多尾人工繁育的安吉小鯢亞成體被放歸野外,希望它們能在大自然裡休養生息,壯大這個瀕危物種的種群。

安吉小鯢主要產地在浙江安吉。(取自浙江在線)
安吉小鯢主要產地在浙江安吉。(取自浙江在線)

提到小鯢,不少人第一反應是娃娃魚的「小名」,其實不是。安吉小鯢是安吉縣特有的物種,為小鯢科小鯢屬的兩棲動物,而娃娃魚是大鯢。由於成活率低、種群稀少,安吉小鯢被列入全球極度瀕危物種,珍稀程度與貓熊、華南虎等不相上下。大陸多部門聯合成立了安吉小鯢搶救性保護專案團隊,對安吉小鯢的主要棲息地進行調查研究。

浙江安吉小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舉行人工繁育安吉小鯢野放活動。(取自微博@安吉自然資源和規劃 )
浙江安吉小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舉行人工繁育安吉小鯢野放活動。(取自微博@安吉自然資源和規劃 )

野生種不超過500尾

浙江自然博物院副研究員陳蒼松表示,安吉小鯢目前的野外種群不超過500尾,完全是處於瀕臨滅絕的狀態,所以,增加它的種群數量,是對小鯢最有效的保護手段。但是研究發現,安吉小鯢幼體之間互食現象較嚴重,成活率很低。雖然冬季食物較少,新生小鯢對食物的競爭會異常激烈,但是由於這時天敵都「休息」,所以它們還是選擇在冬季進行繁殖。
每年1月就會有一些破卵而出的幼體,而2、3月出生的幼體就會被之前長大的吃掉,所以晚一點出生的幼體變成亞成體的數量非常少,整體不足5%。為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團隊在小鯢繁殖時會進行人工預防,保護稍晚破卵而出的個體,以提高種群的存活率。

安吉小鯢仿生態人工繁育,已取得成效。(取自微博@安吉自然資源和規劃 )
安吉小鯢仿生態人工繁育,已取得成效。(取自微博@安吉自然資源和規劃 )

突破瀕危滅絕困境

但隨後又出現了新的狀況,繁殖過程中,因為給安吉小鯢幼體餵的是人工飼料,幼體變態成亞成體放歸大自然後,不能適應大自然環境和天然食物,很容易死亡。陳蒼松表示,為了提高安吉小鯢回歸自然的生存率,他們開展了仿生態人工環境的繁育工作。「安吉小鯢的生活環境基本是在海拔1300公尺的地方,食物量本身就比較少。仿生態環境就是對水溫和食物進行控制,給他們類比了更貼切的外在生存條件」。
研究員在孵化池人工營造類比野外環境,有自然水域以及泥炭蘚沼澤地等。同時,在幼體階段,培育水生浮游生物為幼體供應食物,在幼體進入亞成體後提供螞蟻、蚯蚓等活體昆蟲,等安吉小鯢亞成體學會捕食後再正式放歸野外。陳蒼松說,這樣放歸的安吉小鯢成活率能提高到30%。截至今年6月,他們已成功繁育出100多尾安吉小鯢。
本月23日,浙江安吉小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浙江自然博物院等部門,將仿生態人工繁育的100多隻安吉小鯢亞成體放生野外,讓安吉小鯢回到了它們最喜愛的高山濕地。陳蒼松表示,保護團隊此後還會繼續開展後續的研究工作,爭取讓小鯢能在未來擺脫瀕危狀態。(記者/李鋅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