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30・旺報-綜合報導

2019-07-30・旺報-綜合報導
將黑暗還給自然 「追星人」護星

陸推暗夜保護工作 控制光汙染

「城市裡看不到太多的星星,這次來草原,滿天的繁星特別震撼!」來自山東省濟南市的10歲小朋友張應悅,跨越800多公里,在媽媽的陪伴下來到明安圖鎮。在2019天文愛好者星空大會上,很多像他一樣的天文愛好者第一次看到了天蝎座、飛馬座、蛇夫座……

天文愛好者星空大會是由北京天文館《天文愛好者》雜誌社發起的一個觀星交流盛會,自2005年開始舉辦至今,規模越來越大,每年吸引了上百名天文愛好者參加。廣闊的草原遠離城市光汙染,為像張應悅一樣的天文愛好者提供了極佳的觀星條件。《天文愛好者》雜誌社社長李鑒表示,近年來,隨著大陸天文科普的發展及航天事業發展的帶動,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星空。

市民帶著孩子在南京科技館參觀「宇宙中的地球」。 (新華社資料照片)
市民帶著孩子在南京科技館參觀「宇宙中的地球」。(新華社資料照片)

不分老少齊觀星

「我找到了在夜空中看星座的樂趣。」張應悅的手機中沒有安裝什麼遊戲軟體,卻關注了中國國家天文、漫步宇宙等天文類公眾號。三年前,父母為他買了一台天文望遠鏡,他最喜歡用它看月亮、土星和木星。今年是他第一次參加星空大會,希望能認識更多「追星人」,一起探討宇宙的奧秘。
星空大會上的「追星族」,有少年兒童,也有古稀老者。70歲的吳世英是湖北省十堰市的一名農民,1987年觀看了一次日偏食,便迷上了「追星」,至今已參加過9次星空大會。

西藏阿里設暗夜公園

隨著「追星」熱潮的興起,「護星」的工作也在展開,一類由科學家、行業協會和愛好者們共同發起的名為「暗夜保護」的科普工作,正在大陸多地展開。業內人士任小東說:「城市的燈光無法熄滅,但是希望在有條件的地方能夠留住一片暗夜,讓大家看到璀璨的星空。」
2014年,大陸第一個暗夜(空)公園在西藏阿里建立,目前大陸已在西藏阿里、那曲,山西太行洪谷,江蘇野鹿湯,江西葛源建起5個暗夜保護地。近年來,暗夜保護工作從深山草原逐漸走向了城市,許多城市在規畫城市照明方案時,提出控制光汙染的措施。
對於許多「追星人」來說,「手可摘星辰」總是最大的夢想。「希望以後在我家陽台就能看到獵戶座。」「追星人」馬林泉說。大陸各地開展的暗夜保護工作,正在將星空還給自然。

合歡山星空。(暗空協會提供)
合歡山星空。(暗空協會提供)

兩岸追星 帶動綠色旅遊

若說觀星與生態息息相關,恐怕很多人心生問號。殊不知,燈火通明破壞黑夜的天空,可能影響動物的自然生活規律,候鳥、海龜迷失方向,更影響了夜行性動物活動時間。對人們而言,最大損失是城市霓虹令夜色炫目,抬頭仰望卻不見星星。
所幸,近年兩岸不乏有心人追逐「星」夢。先說大陸,城市居民不能夠在夜空裡看到星星,損害了天文愛好者及大眾的雅興,已有人提倡要淨化夜空,對星空進行保育,並視為文化保育運動之一。過去的窮鄉僻壤因為發展「觀星+生態」旅遊,村民還藉此脫貧。
台灣提倡保護暗空也有成,合歡山剛成為台灣第一座、亞洲第三座國際暗空公園,將在八月初正式公布;觀光局西拉雅風景管理處正推動二寮觀星,也有民宿業者發起夜間熄燈,顯示官方與民間都逐漸關注保護暗空。
現下全世界都對觀星活動極感興趣,這也是值得提倡的綠色旅遊。最著名的例子是英吉利海峽的薩克島,2010年獲認證成為世界第一座暗空島,追星族慕名而來。較近的例子是日本岡山縣美星町,居民致力防治光害20年,帶動小鎮觀光。
守護夜空不但環保,能夠帶動觀星旅遊商機,同時也是另類的夜經濟。

(記者/李鋅銅、王曉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