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4・旺報-綜合報導

2019-08-04・旺報-綜合報導
北京故宮鐘錶修復師 後繼有人

被紀錄片捧紅的北京故宮「男神」王津和他的徒弟亓昊楠,原本是北京故宮唯二古董鐘錶修復師,但在紀錄片走紅後,從2017年至今,有越來越多的年輕專業人士報考,爭取進入北京故宮當修復師機會,其中,尤以鐘錶修復最受青睞,王津和亓昊楠不僅挑了多位「學徒」,也引進新科技輔助修復工作。
北京故宮裡的古董鐘錶多、製作精美程度令人震撼,但修復的工作其實是相當枯燥且充滿挑戰的。亓昊楠表示,故宮裡的鐘錶都已年代久遠,沒有現成的圖紙或是機械構造供參考,沒有理論基礎,只能在師傅身邊,一面學一面修,積累經驗。
其次,歷代皇帝雖然喜歡西洋鐘錶,但並不在意具體時間,報時還是舊有的12時辰,所以故宮收藏的鐘錶是以表演和觀賞性為主,機芯有著複雜的聯動機制,而非基礎的走時結構,修復難度極大。
2016年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走紅後,2017年有上萬人參加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招聘,想與「男神」王津及亓昊楠師徒共事,而報考鐘錶修復師的人特別多,最後,師徒挑了4位「學徒」,包括曾在芬蘭學機械科系的「海歸」博士,學珠寶鑲嵌的女研究生、主攻木器雕塑的研究生和木器佛像的研究生,此後,鐘錶修復室的專業範圍涵蓋機械結構(機芯)、鑲嵌、雕塑、漆器等各個古董鐘錶相關的工藝領域。
鐘錶室引進先進的數位化和多媒體的技術和應用,動手修理之前,先進行科技保護監測,再把文物的修前、修中、修後的狀態即時拍攝記錄,做為以後修復同類鐘錶的參考;至於古董鐘錶的內部零件損壞、遺失,以前是靠修復師經驗,現在先以3D掃描把資料輸入數位控制的車床製作,提高鐘錶修復的效率以及齒輪的精準度。

(記者/廖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