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8・旺報-綜合報導

2019-09-18・旺報-綜合報導
陸配爭權益 盼修正差別待遇

若修「中共代理人」法 恐被當嫌疑犯

兩岸關係不佳,衝擊陸配爭取權益。中華兩岸婚姻家庭服務聯盟訴求修正陸配與外配差別待遇,盼陸配婚姻家庭在台灣取得公平合理化地位,但學者認為,當前民進黨政府敵視大陸,如提出「中共代理人」修法,恐陸配當作嫌疑犯,淪為外來移民的不公平待遇。

中華兩岸婚姻家庭服務聯盟創會會長史雪燕邀請專家學者,舉行「如何精進兩岸婚姻家庭相關政策權益公聽會」。

9月17日,中華兩岸婚姻家庭服務聯盟在立法院舉行公聽會,提出陸配政策修法方向。(本報系記者趙雙傑攝)
9月17日,中華兩岸婚姻家庭服務聯盟在立法院舉行公聽會,提出陸配政策修法方向。(本報系記者趙雙傑攝)

台灣對大陸依賴深

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龐建國指出,從經濟面來說,台灣人口結構趨於老化,今年新生人口不滿18萬人,在人口減少的情況下,需要勞動力補充,移民則是解決問題辦法之一。
龐建國提到,蔡政府執政以來,兩岸關係雖不佳,但近3年半以來,台灣與大陸經貿卻增加,東南亞經貿往來卻原地踏步,再加上2010年後,大陸對全球經濟貢獻達3成,大於美國加日本加上東南亞,並在2018年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火車頭,而回顧過去7至8年間,大陸對台GDP貢獻更約達2成,證明台灣對大陸依賴之深。


龐建國也提到,民進黨政府目前擬推動「中共代理人」修法,將大陸當敵人看待,甚至把陸配當作嫌疑犯,代表政府對外來移民的不公平待遇。

兩岸冰凍 社會敵視

政治大學法律系教授廖元豪說,2016年政黨輪替後,國安呈現敵視大陸氛圍,蔡政府的兩岸關係,以維持現況為名,「抗中」為實;就陸配權益來說,大陸配偶是移民,是要長期居住在台灣,以台灣為家之人,與兩岸對抗無關,但在「不想和平交流」的台灣政治氛圍下,陸配與其家庭往往成為代罪羔羊,要推動包含探親範圍、取得身分證的陸配擔任公部門臨時人員等權益修法,極為困難。
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長鍾錦明指出,依照移民署今年7月統計,目前全台新住民人口有55萬人,大陸地區取得定居證有13萬1129人,港澳地區取得定居證有1萬3243人,早年來台新住民二代也長大成年有投票權,是台灣新國力,但外配政策仍比陸配具有優勢,因此爭取改革,解決陸配在台權益的種種不平等。

兩岸家庭多移居陸

大陸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兩岸社會經濟水平差距縮小,近10多年來,大陸配偶定居台灣人數下滑,愈來愈多兩岸家庭選擇定居大陸,另再加上民進黨執政後,兩岸關係轉壞,有兩岸婚姻當事人直說,陸配移居台灣,逐漸失去吸引力。
中華兩岸婚姻家庭服務聯盟17日舉行「如何精進兩岸婚姻家庭相關政策權益公聽會」,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理事許陳品說,他是兩岸婚姻當事人,兩岸婚姻共有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78年大陸改革開放後,兩岸留學生交流而結婚;第二階段則是1987年開放老兵返鄉探親,出現「老兵婚姻」現象;1990年代則進入第三階段,也就是台商紮根大陸;第四階段則是現在主流現象,即兩岸青年在校園、職場自由戀愛結婚。

台灣姑娘黃藝萍與福建青年趙俊陽婚後定居廈門,並經營一家台灣商品小店。(新華社資料照片)

許陳品提到,依照大陸民政部直屬單位「海峽兩岸婚姻家庭服務中心」統計,兩岸婚姻登記人數自1987年開始遞增,並在2003年達到頂峰,約3萬多對,但同年台灣對大陸配偶建立「面談機制」,登記人數隔年下滑,此後便逐漸減少,從2016年的7177對,下降到2017年的6276對,而2018年對數約與2017年持平。除了大陸經濟不斷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是兩岸關係不睦,讓台灣對大陸居民來說,生活已無吸引力。
台灣新住民發展協會理事長徐春鶯則說,陸配對台灣經濟帶來不少貢獻,現在在台陸配有38萬人,定期邀請大陸親友來台探親,經濟效應相當可觀。(記者/李侑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