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1・旺報

2018-04-21・旺報
華西街鄉音變了

台灣最早夜市 近年陸客銳減 陸配、越配苦撐待變

兩岸情勢緊繃、而台灣夜市起源之一的華西街夜市,卻也因陸配和各國配偶進駐而有了改變。陸配在其中做起了小生意成了大宗,讓華西街和過去相較不論是口味還是口音,都有了和過去很大的不同。

華西街是台灣最早的觀光夜市,早期吸引許多遊客到此消費,但近年來隨著陸客不來等因素,讓觀光人數銳減。加上原物料與人工上漲,陸配、越配等外籍人士進駐,讓華西街不再是昔日充滿台灣風味的夜市。越配等強力進駐華西街、萬華等商圈,不可小覷。

在夜市做生意逾20年,來自河南鄭州的吳兆淑眼見華西街的潮起潮落。她說,以前華西街人潮很多,陸客是整車整車的來,街上的人相當多,得肩併著肩走,有時還走不動。以前冬季一天可以賣超過七百個胡椒餅,備料再多都不夠賣。

吳兆淑(中)與女兒(右)一起經營胡椒餅生意。(記者林瑞益攝)

陸配女兒 沒拿身分證

但如今陸客不來了,一天只能賣出百個左右,生意真的差很多。她也想過,要是哪天不行了,就回老家去。吳兆淑透露,女兒至今沒有拿身分證,想過要是以後台灣不行了,就回大陸發展。
吳兆淑表示,她來得早,有拿身分證,但眼見台灣經濟一年不如一年,心裡很著急,她已經做好最壞的打算,若哪天生意做不下去了,就回老家。
與吳兆淑有相同想法的還有黃天源、韋晴雯夫婦,夫妻倆在萬華賣螺螄粉,也大嘆近來生意差很多。韋晴雯說,她嫁來台灣20年了,蔡政府上任以來,一年比一年差,不僅團客不來,連散客也沒。尤其是去年,生意明顯入寒冬,連秋冬季頗為興盛的薑母鴨店也受到波及。

生意變差 想回陸拚搏

韋晴雯表示,除陸客不來,牛肉、豬肉與乾貨都漲價,大腸也漲一倍,只能苦撐。老公黃天源曾經告訴她,想到大陸去做生意,她思考過後,答應老公的請求,如果這裡生意做不下去了,就回大陸去。她身邊有很多姊妹都想回大陸,許多人不願意拿台灣的身分證,她與妹妹都不想要拿,她的妹妹也嫁來台灣,符合資格卻不想拿身分證。
有一個同鄉的客人告訴韋晴雯,她要回大陸了。這樣下去,真的待不久。黃天源認為,做小吃的根本是靠客源,以前夜市、風景區都是大陸客,如今看不到了,取代的是南韓或日本等客人。
韋晴雯透露,大陸目前比台灣方便許多,以支付寶而言,買東西不用現金,生活機能越來越方便,反觀台灣則是停留在原地,沒有進步。她曾回大陸一陣子,回到台灣反而不習慣。

華西街是台灣最早的觀光夜市,早期吸引許多遊客到此消費,但近年來隨著陸客不來等因素,讓觀光人數銳減。加上原物料與人工上漲,陸配、越配等外籍人士進駐,讓華西街不再是昔日充滿台灣風味的夜市。越配等強力進駐華西街、萬華等商圈,不可小覷。
在夜市做生意逾20年,來自河南鄭州的吳兆淑眼見華西街的潮起潮落。她說,以前華西街人潮很多,陸客是整車整車的來,街上的人相當多,得肩併著肩走,有時還走不動。以前冬季一天可以賣超過七百個胡椒餅,備料再多都不夠賣。

黃天源與韋晴雯夫婦。(記者林瑞益攝)

陸配女兒 沒拿身分證

但如今陸客不來了,一天只能賣出百個左右,生意真的差很多。她也想過,要是哪天不行了,就回老家去。吳兆淑透露,女兒至今沒有拿身分證,想過要是以後台灣不行了,就回大陸發展。
吳兆淑表示,她來得早,有拿身分證,但眼見台灣經濟一年不如一年,心裡很著急,她已經做好最壞的打算,若哪天生意做不下去了,就回老家。
與吳兆淑有相同想法的還有黃天源、韋晴雯夫婦,夫妻倆在萬華賣螺螄粉,也大嘆近來生意差很多。韋晴雯說,她嫁來台灣20年了,蔡政府上任以來,一年比一年差,不僅團客不來,連散客也沒。尤其是去年,生意明顯入寒冬,連秋冬季頗為興盛的薑母鴨店也受到波及。

生意變差 想回陸拚搏

韋晴雯表示,除陸客不來,牛肉、豬肉與乾貨都漲價,大腸也漲一倍,只能苦撐。老公黃天源曾經告訴她,想到大陸去做生意,她思考過後,答應老公的請求,如果這裡生意做不下去了,就回大陸去。她身邊有很多姊妹都想回大陸,許多人不願意拿台灣的身分證,她與妹妹都不想要拿,她的妹妹也嫁來台灣,符合資格卻不想拿身分證。
有一個同鄉的客人告訴韋晴雯,她要回大陸了。這樣下去,真的待不久。黃天源認為,做小吃的根本是靠客源,以前夜市、風景區都是大陸客,如今看不到了,取代的是南韓或日本等客人。
韋晴雯透露,大陸目前比台灣方便許多,以支付寶而言,買東西不用現金,生活機能越來越方便,反觀台灣則是停留在原地,沒有進步。她曾回大陸一陣子,回到台灣反而不習慣。(記者林瑞益╱專題報導)